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齐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齐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齐轨连辔犹言并驾齐驱。清·王灼《游歙西徐氏园记》:“且吾数人暂合于此,一日别去,将欲从数百里外齐轨连辔,复为此穷日之游,其又可得邪?”
2、齐心併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同“齐心协力”。
3、天年不齐谓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运道不好。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张教头道:‘贤婿,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
4、时运不齐命运不好。唐·王勃《滕王阁诗序》:“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
5、齐名并价有同等的名望和身价。明·李东阳《怀麓堂诗话》:“前代传子美‘桃花细逐杨花落’,手稿有改定字,而二公齐名并价,莫可轩轾。”
6、良莠不齐莠:长得像谷子一样的野草。庄稼和野草混杂在一起分不出来。比喻好人坏人在一起不易区分。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至我辈中,好丑不一,亦如人类之内,良莠不齐。”
7、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都沉默不语。形容死气沉沉的局面。喑:哑;失音。宋 苏轼《三马图赞》序:“时西域贡马……振鬣长鸣,万马皆瘖。”
8、斗重山齐斗:北斗星;重:端庄;齐:同,并。像北斗星一样令人敬仰,像泰山一般崇高。形容人才德兼备,享有崇高威望。明·胡文焕《群音类选·<鸣凤记·典刑死节>》:“痛追思旧日相随,德业文章,斗重山齐。”
9、齐大非偶指辞婚者表示自己门第或势位卑微,不敢高攀先秦 左丘明《左传 桓公六年》:“齐侯欲以文姜妻郑大子忽,大子忽辞。人问其故,大子曰:‘人各有耦,齐大,非吾耦也。’”
10、参差不齐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一致。形容很不整齐或水平不一。东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下》:“仲尼以来,国君将相,卿士名臣,参差不齐,壹概诸圣。”
11、邹缨齐紫比喻上行下效。先秦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齐桓公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得一紫。”又“邹君好服长缨,左右皆服长缨,缨甚贵。”
12、积甲山齐兵甲堆叠如山。极言其多。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盆子传》:“樊崇乃将盆子及丞相徐宣以下三十余人肉袒降,上所得传国玺绶、更始七尺宝剑及玉璧各一,积兵甲宜阳城西,与熊耳山齐。”
13、举案齐眉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14、整整齐齐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打扮得整整齐齐,则等做女婿。”
15、比肩齐声比喻地位、声望相等或相近。《三国志·吴书·吾粲传》:“虽起孤傲,与同郡陆逊、卜静等比肩齐声矣。”
16、并辔齐驱辔:驾驭牲口的缰绳;齐驱:一齐快跑。几匹马并排拉着车一齐奔跑。比喻齐头并进,不分前后高低。郭沫若《稷下黄老学派的批判》:“墨家差不多完全扬弃了神鬼的尊崇,而和名家并辔齐驱地突入于辨论的明察与客观世界的解剖。”
17、齐心戮力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晋 袁宏《后汉纪 献帝纪一》:“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
18、一齐二整齐齐整整。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3回:“作速走,不必一齐二整。”
19、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郭沫若《虎符》第二幕:“群众起来,鼓乐齐鸣。”
20、双管齐下管:笔;齐:同时。双手执笔同时作画。比喻为达到某个目的同时采取两种措施或同时做两件事情。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21、齐烟九点俯视九州,小如烟点。唐 李贺《梦天》诗:“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22、齐州九点齐:中国。俯视九州,小如烟点。清·张素《渤海中口占》:“海日三更晓,齐州九点苍。”
23、并驾齐驱并驾:几匹马并排拉一辆车;齐驱:一齐快跑。指并排套着几匹马一齐快跑。形容齐步前进;不分先后;也可指力量、水平、才能、程度等不相上下。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附会》:“是以驷牡异力,而六辔如琴;并驾齐驱,而一毂统福。”
24、衣冠齐楚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
25、福齐南山南山:终南山。比喻福气高如南山。《南齐书·豫章文献王疑传》:“常谓福齐南山,庆钟仁寿。”
26、金鼓齐鸣金鼓:古时军队演习、作战时用以助军威、壮声势的金钟和战鼓。金钟战鼓一齐鸣响。形容战斗激烈;士气高昂。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二年》:“金鼓以声气也。”
27、齐齐整整保持整洁和有条不紊。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等待那齐齐整整,袅袅婷婷,姐姐莺莺。”
28、权均力齐双方权势相当,不相上下。晋·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不同心并力则不能自守,权均力齐又不相率,当推一人为将军,共全五郡,观世变动。”
29、百花齐放百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①各种各样的花卉同时开花。②现常比喻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也形容文化艺术和各行业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哪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30、权钧力齐权:权势;钧:通“均”,平均。双方权势力量相当,不分高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窦融传》:“河西斗绝在羌胡中,不同心戮力则不能自守;权钧力齐,复无以相率。”
31、比量齐观观:看。指同等看待。廖仲恺《中国的实业的现状及产业落后的原因》:“因此我们的输出,必不能和输入比量齐观。”
32、地丑德齐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
33、白首齐眉夫妻到老相敬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二》:“邹夫人白首齐眉,然晚岁丧明,家计亦薄。”
34、齐东野语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此非君子之言,齐东野人之语也。”
35、齐量等观同“等量齐观”。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子安》清·何守奇评:“齐量等观,则词林诸公,安非出于造物之戏也?”
36、齐镳并驱同“并驾齐驱”。清·俞樾《茶香室丛钞·刘将军》:“吾尝览《后魏书》,见杨大眼者,武伎绝伦,战功居最,其妻潘氏,颇善骑射,至于攻战游猎之际,潘于戎装,齐镳并驱。”
37、见德思齐见“见贤思齐”。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8、洪福齐天洪福:大福。指福气和天一样高大。旧时称颂人福气大。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39、齐驱并驾同“并驾齐驱”。宋·张戒《岁寒堂诗话》下卷:“气象廓然,可与《两都》、《三京》齐驱并驾矣。”
40、齐眉举案同“举案齐眉”。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
41、齐整如一非常整齐。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郑浑传》:“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
4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比喻艺术及科学的不同派别及风格自由发展与争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
43、齐驱并进同“齐头并进”。沙汀《淘金记》:“在进行当中就又逐渐分化起来,谈话的便变成了好几组了,各不相涉地齐驱并进。”
44、舛错不齐参差错杂
45、事齐事楚事:侍奉;齐、楚:春秋时两大强国。依附齐国呢?还是依附楚国?比喻处在两强之间,不能得罪任何一方。《孟子·梁惠王下》:“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
46、锣齐鼓不齐比喻人到不齐或条件不具备。
47、修齐治平泛指伦理哲学和政治理论。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48、人心齐,泰山移只要大家一心,就能发挥出极大的力量。王朔《一点正经没有》:“人心齐泰山移蚂蚱还有四两肉一个萝卜一个坑咱们怎么就不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呢?”
49、修身齐家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亲,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训教你儿者。”
50、齐王舍牛《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后以“齐王舍牛”比喻帝王对臣民怀有恻隐之心。《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51、齐头并进几支队伍并行前进。也指几个事情同时展开。周恩来《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实事求是,循序前进,齐头并进,迎头赶上。”
52、齐心同力见“齐心协力”。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常传》:“齐心同力,锐气益壮。”
53、齐足并驰驰:疾行,驰驱。并行前进,不分先后。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54、协力齐心思想一致,共同努力。亦作“协心同力”、“协力同心”。清·林则徐《密陈以重赏鼓励定海民众诛灭敌军片》:“吾民协力齐心,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55、齐家治国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56、福寿齐天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俺从神圣降临下方,庆贺了元宵,祝延圣主福寿齐天也。”
57、福与天齐齐:同,并。形容福运极佳。明·无名氏《群仙朝圣》第一折:“因当今福与天齐,行仁孝神圣皆知。”
58、岑楼齐末只比较末端,方寸的木头也可高过高楼。比喻不从本着手,则无法认清事实。《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幼学琼林 卷三 人事类》:“岑楼齐末,不识高卑。”
59、齐人攫金攫:夺取。比喻利欲熏心而不顾一切。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说符》:“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金而去。”
60、导德齐礼指用道德诱导,用礼教整顿,让百姓归服。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