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女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女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拖男挟女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2、牛郎织女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群音类选 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3、玉女金童道教语,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活泼的男女儿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4、郎才女姿见“郎才女貌”。明·张凤翼《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
5、善男信女原指皈依佛教的人。后泛指虔诚信奉佛教的男女。清 钱泳《履园丛话 臆论 拒客》:“释道寺院,有客堂,有主客师,使四方游人,善男信女,咸可小憩,有来礼佛者,有来布施者,从不拒客之礼。”
6、男婚女聘指儿女成家。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没来由强风情,则可喜,男婚女聘。”
7、鬻儿卖女鬻:卖。指生活无依,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8、拖儿带女拖:牵引。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9、绿女红男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万寿寺》:“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
10、卖儿鬻女鬻:卖。指穷困到极点;无法养家糊口;维持生活;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11、窈窕淑女窈窕:美好的样子。形容美好的姿态。淑:品德美好。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女子。《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儿女夫妻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原配夫妻。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你儿女夫妻,做这等勾当,你告他去,我是证见。”
13、一男半女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14、儿女情多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15、男唱女随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16、女大须嫁同“女长须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
17、男男女女男女混杂的一群人。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这日月台丹樨仪门外,若大若小,男男女女,挨肩擦背,屁都挤将出来。”
18、秦女楚珠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秦女楚珠,复在于兹矣。”
19、男不与女斗男的不与女的争斗。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2回:“常言道:‘男不与女斗。’我这般一个汉子,打杀这几个丫头,着实不济。”
20、九天仙女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绝色美女。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21、二八女郎二八:指十六岁。十五六岁的美女。指年轻貌美的女子。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瞳人语》:“见车幔洞开,内坐二八女郎,红妆艳丽。”
22、女大不中留指女子成年,须及时出嫁,不宜久留在家。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休疙皱,常言道:‘女大不中留。’”
23、越女齐姬姬:古代对女子的美称。古代越国和齐国多出美貌的女子。泛称美女。汉·枚乘《七发》:“越女侍前,齐姬奉后。”
24、男女老少泛指所有的人。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黄水谣》:“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25、美女破舌破:毁坏。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谏臣的话不被君主听信。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
26、痴男怨女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27、男扮女装男人打扮成女人。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9回:“自此薛敖曹与二张,在宫则男扮女装,出外又横行无忌,强占民妻,欺奸幼女,无所不为。”
28、男女平权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清·秋瑾《勉女权歌》:“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29、拖男带女带领着男儿女儿。多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难。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就是我这师傅,不辞年高路远,拖男带女而来,他也是为好。”
30、老女归宗归宗:回家探亲。出嫁的妇女由于被遗弃或其他原因返回娘家。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巫氏嚷道:‘你就办我个老女归宗。’”
31、男女平等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等地位。清·秋瑾《勉女权歌》:“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32、离魂倩女倩女:美丽的少女。旧时指少女为爱情而死。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33、烈女不更二夫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
34、女扮男装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及至此时,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装。”
35、女扮男妆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8卷:“那黄善聪女扮男妆,千古奇事。”
36、少女嫩妇嫩:娇嫩。指年轻妇女。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妇的,又没养赡过日子,胡乱守了百日孝。”
37、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怨女:到了出嫁年龄而未嫁的女子;旷夫: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成家立业。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38、小脚女人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我们的某些同志却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因用以指思想保守的人。毛泽东《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一:“我们的某些同志却象一个小脚女人,东摇西摆地在那里走路,老是埋怨旁人说:走快了,走快了。”
39、女长当嫁犹女大当嫁。元·高明《琵琶记·牛相奉旨招婿》:“告丞相:男大当婚,女长当嫁。”
40、女长须嫁指女子成年后须及时出嫁。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侍郎杨杰居士》:“忽大悟,乃别‘有男不婚,有女不嫁’之偈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
41、漆女忧鲁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清·毛祥麟《墨余录·开捐例》:“行见贞下起元,物极必反,沙汰之政,当轴必已筹及,毋徒为漆女之忧鲁也。”
42、男婚女嫁指儿女成家。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向长》:“建武中,男女聚嫁既毕,敕断家事勿相关,当如我死也。”
43、怨女旷夫指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女。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无。”
44、儿女之情特指男女之间缠绵的恋情。亦作“儿女私情”。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2卷:“孩儿今已离尘奉道,岂复有儿女之情。”
45、携男挈女带领着男儿女儿。多用于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辛。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怀玉领兵,约行六七十里,只见道路之中,大对小对携男挈女而来。”
46、男耕女织男的耕种;女的纺织。形容辛勤从事生产劳动;也形容合家劳动;怡然自乐。宋 罗泌《路史 后纪十二 夏后氏》:“男耕女织,不夺其时。”
47、天女散花《维摩诘经·观众生品》中记载;以天女散花度菩萨和弟子的道行。后比喻大雪纷飞或抛洒东西的景象。《维摩经 观众生品》:“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华,不能令去。”
48、重男轻女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曲波《林海雪原》:“说的白茹含羞带乐的一撅嘴,‘什么黄毛丫头,重男轻女的思想。’”
49、黄花女儿指未婚的青年女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况且我看这人也是个黄花女儿,岂有远路深更,和位公子同行之理?”
50、女流之辈女流:妇女。妇女之流,带轻视的说法。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八回:“你女流之辈,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老熊做阴阳的人,一惟酒食是图而已。”
51、中郎有女中郎:汉蔡邕,曾官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因同情董卓获罪,死于狱中,遗有一女,名琰,字文姬。指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人。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天津吕某,妇某氏……相夫子,事事尽礼。中郎有女,年十四,已字人。”
52、瑶池女使传说西王母住在瑶池,以青鸟为使者,向汉武帝传递消息。后用“瑶池女使”指传信的使者。清·孔尚任《桃花扇·题画》:“望咫尺青天,那有个瑶池女使,偷递情笺。”
53、騃女痴儿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清 徐昂发《宫词》之五五:“百回过锦人间戏,騃女痴儿总未真。”
54、女子无才便是福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三卷:“昔人云:‘女子无才便是福。’然今之闺秀,比比是矣!”
55、骄儿騃女指天真幼稚的儿童。骄,通“娇”。明·文征明《耕渔轩倡酬名迹序》:“间有所存,其不为骄儿騃女为覆瓿之资者几何矣。”
56、儿女情长儿女:男女。比喻男女之间或家人之间的感情深厚;难舍难分。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张华》:“尤恨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57、寸男尺女一男半女。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俺两口儿自成夫妇,已经数载,寸男尺女皆无。”
58、檀郎谢女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谢女: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代指才女。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唐·李贺《牡丹种曲》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59、女中豪杰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60、有女怀春谓少女爱慕异性。《诗·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