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女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女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撞钟舞女撞钟:奏乐;舞女:伴以美女跳舞。形容恣意行乐的生活。战国·韩·韩非《韩非子·说疑》:“为人主者,诚明于臣之所言,则虽毕戈驰骋,撞钟舞女,国犹且存也。”
2、九天仙女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绝色美女。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3、女大须嫁同“女长须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
4、孤男寡女指单身男女。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焉有孤男寡女共于幽室,况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
5、倩女离魂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唐·陈玄祐《离魂记》
6、子女金帛子女:指年轻的男女奴婢。指人民和财物。也泛指财物、财产。《宋史·岳飞传》:“金贼所爱,惟子女金帛,志已骄惰。”
7、相女配夫指衡量女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女婿。明 周楫《西湖二集 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窃以因材而笃,乃天道之常,相女配夫,实人事之正。”
8、一男半女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9、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10、卖儿鬻女鬻:卖。指穷困到极点;无法养家糊口;维持生活;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11、绿女红男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万寿寺》:“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
12、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婚:指男子娶妻。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4回:“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
13、儿女情多,风云气少指男女相爱的感情多,胸怀大局的气概少。比喻文艺作品中男欢女爱多,社会斗争题材少。南朝 梁 钟嵘《诗品 晋司空张华》:“虽名高曩代,而疏亮之士,犹恨其儿女情多,风云气少。”
14、儿女之债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15、男女平权男女在政治、经济和社会上的平。清·秋瑾《勉女权歌》:“男女平权天赋就,岂甘居牛后?”
16、生男育女指生育子女。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百丈惟政禅师》:“而且不解生男育女,直至如今门风断绝。”
17、左家娇女晋左思《娇女诗》有“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晳”之句,后以“左家娇女”指美丽可爱的少女。晋·左思《娇女诗(吾家有娇女)》:“吾家有娇女,皎皎颇白皙。”唐·李商隐《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时予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诗:“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18、青女素娥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素娥:嫦娥。指美女。唐·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9、邻女詈人比喻各为其主。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20、有女怀春谓少女爱慕异性。《诗·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21、痴心女子负心汉痴:入迷;负心:对爱情不忠。痴迷爱情的女子碰上无情无义的男人。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自古人云:痴心女子负心汉,今日反其事了。”
22、女扮男妆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8卷:“那黄善聪女扮男妆,千古奇事。”
23、男大须婚,女大必嫁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男大须婚,女大必嫁,这是人伦大事,五常之礼,何故烦恼?”
24、携男挈女带领着男儿女儿。多用于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辛。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怀玉领兵,约行六七十里,只见道路之中,大对小对携男挈女而来。”
25、男女别途别:区分。男子与女子应有所区别。太平天国·洪秀全《原道醒世训》:“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男女别途,举选上德。”
26、离魂倩女倩女:美丽的少女。旧时指少女为爱情而死。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27、女中尧舜尧舜:传说中的上古贤明君主。妇女中的贤明人物。古代多称颂执政的女王。《宋史·英宗宣仁圣烈高皇后传》:“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华夏绥定……人以为女中尧舜。”
28、内无怨女,外无旷夫怨女:到了出嫁年龄而未嫁的女子;旷夫:成年而未娶妻的男子。指人们都能找到配偶,成家立业。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当是时也,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29、男唱女随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孔丛子 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30、女流之辈女流:妇女。妇女之流,带轻视的说法。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八回:“你女流之辈,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老熊做阴阳的人,一惟酒食是图而已。”
31、饮食男女泛指人的本性。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32、男女老幼泛指所有的人。南朝 梁 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男女老幼,大临街衢,接响传声。”
33、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34、男女有别指男女之间有所分别。西汉 戴圣《礼记 昏义》:“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
35、男女老少泛指所有的人。光未然《黄河大合唱 黄水谣》:“麦苗肥,稻花香,男女老少喜洋洋。”
36、女织男耕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宋 罗泌《路史 后纪十二 夏后氏》:“男耕女织,不夺其时。”
37、女子无才便是德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
38、男盗女娼盗:盗贼;娼:妓女。男的是盗贼;女的是娼妓。形容男女思想极其腐朽败坏;尽做坏事。明 谢谠《四喜记 天佑阴功》:“眼前之报,男盗女娼,灭门绝户,日后之报。”
39、男才女貌男人有才能,女人相貌美,是理想的一对。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尝见世有男才女貌,往往限于门第而不能如愿者,处此境地,尤要确有把持。”
40、拖男挟女拖:牵引;挟:夹在胳膊下。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9回:“吓得城外各关厢人等,拖男挟女,顾不得家私,都往州城中走。”
41、男女授受不亲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42、女娲补天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43、邻女窥墙战国时宋玉邻家有美女倾心于他,三年间常爬上墙头偷窥,但宋玉从未动心。后形容女子对男子的倾慕。先秦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44、卖男鬻女指因生活所迫而出卖自己的儿女。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卢梦仙江上寻妻》:“况且如此荒年,那家不卖男鬻女来度命。”
45、女大当嫁同“女长须嫁”。清·吴璿《飞龙全传》第41回:“愚兄想‘男大须婚,女大当嫁’,古来大礼。”
46、美女簪花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47、旷夫怨女旷夫: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龄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48、女子无才便是福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三卷:“昔人云:‘女子无才便是福。’然今之闺秀,比比是矣!”
49、红男绿女指穿着各种漂亮衣服的青年男女。清 舒位《修箫谱传奇》:“红男绿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50、女扮男装女子穿上男装,打扮成男子的模样。清·李汝珍《镜花缘》第66回:“及至此时,才想起他原是女扮男装。”
51、五男二女《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
52、儿女夫妻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原配夫妻。元 无名氏《村乐堂》第二折:“他是你儿女夫妻,做这等勾当,你告他去,我是证见。”
53、童男童女未婚的少男少女。西汉·司马迁《史记·封禅书》:“使人仍赍童男童女,入海求之。”
54、漆女忧鲁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清·毛祥麟《墨余录·开捐例》:“行见贞下起元,物极必反,沙汰之政,当轴必已筹及,毋徒为漆女之忧鲁也。”
55、郎才女姿见“郎才女貌”。明·张凤翼《红拂记·掷家图国》:“为郎才女姿,非是云邀雨期,这情踪傍人怎知?”
56、男尊女卑尊:尊贵;卑:卑下。男的尊贵;女的卑下。旧社会以男子为中心;认为男子地位高贵;妇女地位低下。一种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人以男为贵。”
57、生儿育女指生育子女。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三回:“今日已成了夫妇之好,却说出钻穴偷相这等败伦伤化的言语来,叫我明日怎与你操持井臼,生儿育女?”
58、騃女痴男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宋 徐铉《新月赋》:“乃有騃女痴男,朱颜稚齿,欣春物之骀荡,登春台之靡辷。”
59、牛星织女即牛郎织女。汉·无名氏《古诗十九首》诗之十:“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60、儿女英雄儿女:指青年男女。指感情丰富,年轻有为的男女英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纵横九万里,上下五千年,求其儿女英雄,一身兼备的,也只见得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