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女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1、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 处女:未嫁的女子;脱兔:逃跑的兔子。指军队未行动时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样持重;一行动就象飞跑的兔子那样敏捷。 | 《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
2、孤男寡女 | 指单身男女。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18回:“焉有孤男寡女共于幽室,况黑夜之中,不起奸淫的道理?” |
3、女生外向 | 向:朝着,引申为偏爱。女子成人总要结婚。指女子心向丈夫家。 | 东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男生内向,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 |
4、男扮女装 | 男人打扮成女人。 | 清·如莲居士《薛刚反唐》第29回:“自此薛敖曹与二张,在宫则男扮女装,出外又横行无忌,强占民妻,欺奸幼女,无所不为。” |
5、离魂倩女 | 倩女:美丽的少女。旧时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看你个离魂倩女,怎发付掷果潘安。” |
6、烈女不嫁二夫 | 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 元·关汉卿《五侯宴》楔子:“便好道一马不背双鞍,双轮岂碾四辙,烈女不嫁二夫,我怎肯嫁侍于人。” |
7、子女金帛 | 子女:指年轻的男女奴婢。指人民和财物。也泛指财物、财产。 | 《宋史·岳飞传》:“金贼所爱,惟子女金帛,志已骄惰。” |
8、儿女亲家 | 指两家儿女结为婚姻的亲戚关系。 | 《花月痕》第52回:“历有数年,便发起财,也娶了亲,与秃头做个儿女亲家。” |
9、儿女子语 | 女人和海子的话。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 《宋史 宗泽传》:“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 |
10、大男小女 | 长男幼女。指儿女。 | 明·无名氏《东平府》第二折:“谢天谢地好收成,大男小女笑欣欣。” |
11、青女素娥 | 青女:神话中的霜雪之神;素娥:嫦娥。指美女。 | 唐·李商隐《霜月》诗:“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
12、男盗女娼 | 盗:盗贼;娼:妓女。男的是盗贼;女的是娼妓。形容男女思想极其腐朽败坏;尽做坏事。 | 明 谢谠《四喜记 天佑阴功》:“眼前之报,男盗女娼,灭门绝户,日后之报。” |
13、儿女之债 | 债:欠帐。父母对子女所承担的教养婚嫁的义务。 | 元 高明《琵琶记 丞相教女》:“愿相公早毕儿女之债。” |
14、男大须婚,女大必嫁 | 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五回:“男大须婚,女大必嫁,这是人伦大事,五常之礼,何故烦恼?” |
15、鬻儿卖女 | 鬻:卖。指生活无依,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七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
16、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群音类选 南西厢记》:“你影只形单,羞睹牛郎织女星。” |
17、好女不穿嫁时衣 | 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 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
18、旷夫怨女 | 旷夫:大龄而未娶妻室的男子;怨女:大龄而未嫁人的女子。指年龄已大,尚未婚配的男女。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夫。” |
19、女娲补天 |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20、痴儿呆女 | 指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 | 宋·秦观《贺新郎》词:“巧拙岂关今夕事?奈痴儿呆女流传谬。” |
21、騃女痴儿 | 指迷恋于情爱的男女。 | 清 徐昂发《宫词》之五五:“百回过锦人间戏,騃女痴儿总未真。” |
22、檀郎谢女 | 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谢女: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代指才女。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 | 唐·李贺《牡丹种曲》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
23、绿女红男 | 服装艳丽的青年男女。 | 清 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 万寿寺》:“游人甚多,绿女红男,联蹁道路。” |
24、拖儿带女 | 拖:牵引。身边带着儿女。形容生活负担重,生活水平受到影响或行动不方便。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拖儿带女的,起五更,熬半夜,这是造的什么孽呀!” |
25、儿女情多 |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 | 唐 卢照邻《五悲文 悲穷通》:“项羽帐中之饮,荆卿易水之歌,何壮夫之懦节,伊儿女之情多。” |
26、男男女女 | 男女混杂的一群人。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这日月台丹樨仪门外,若大若小,男男女女,挨肩擦背,屁都挤将出来。” |
27、窈窕淑女 | 窈窕:美好的样子。形容美好的姿态。淑:品德美好。指美好善良而文雅的女子。 | 《诗经 周南 关睢》:“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28、儿女情长,英雄气短 | 指男女之间恋情绵绵不断,而慷慨奋发的气概消沉不足。 | 明 许自昌《水浒记》第18出:“人常说道儿女情长,英雄气短。宋公明为人倒是反这两句话,故此担阁了嫂嫂。” |
29、好男不跟女斗 | 旧时认为有出息的男子不和女子一般见识。 | 老舍《柳屯的》:“赵五眨巴了半天眼睛:‘行啊;可是好男不跟女斗,是不是?’” |
30、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 指男女长大成年当须婚嫁 | 老舍《骆驼祥子》:“我这才是头一回……男大当娶,女大当聘。” |
31、男不与女斗 | 男的不与女的争斗。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2回:“常言道:‘男不与女斗。’我这般一个汉子,打杀这几个丫头,着实不济。” |
32、九天仙女 | 指天上的仙女,比喻绝色美女。 | 元 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
33、男室女家 | 犹男婚女嫁。指儿女成家。 | 明 汪廷讷《狮吼记 赠妾》:“男室女家,大伦攸系,天长地久,乐意相关。” |
34、邻女詈人 | 比喻各为其主。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居彼人之所,则欲其报我也;为我妻,则欲其为我詈人也。” |
35、男倡女随 | 倡:倡导。指女方必须附和男方。形容夫妻和睦。 | 《孔丛子·嘉言》:“十五许嫁而后从夫,是阳动而阴应,男唱而女随之义也。” |
36、饮食男女 | 泛指人的本性。 |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
37、女子无才便是德 | 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 |
38、玉女金童 | 道教语,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活泼的男女儿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
39、女貌郎才 | 女子美丽,男子有才华。比喻姻缘十分美满。 | 元·杨暹《西游记》第三本第九出:“俺什么女貌郎才厮撞着,将父母远乡相抛,雁杳鱼沉没下落。”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九十一回:“却说李衙内和玉楼,两个女貌郎才,如鱼似水。” |
40、子女玉帛 |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 《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
41、卖儿鬻女 | 鬻:卖。指穷困到极点;无法养家糊口;维持生活;被迫卖掉自己的儿女。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破家荡产,鬻儿卖女,时有所闻。” |
42、男欢女爱 | 男女间亲昵欢爱。 | 晋 陆机《塘上行》:“男欢智倾愚,女爱衰避妍。” |
43、五男二女 |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谓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 《诗·召南·何彼襛矣序》孔颖达疏引晋皇甫谧云:“武王五男二女。” |
44、痴男怨女 | 旧指爱恋极深但感情上得不到满足的男女。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
45、烈女不更二夫 | 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 |
46、携男挈女 | 带领着男儿女儿。多用于形容旅途的辛苦或生计的艰辛。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八卷:“怀玉领兵,约行六七十里,只见道路之中,大对小对携男挈女而来。” |
47、美女簪花 | 簪:插戴。形容书法娟秀。也比喻诗文清新秀丽。 |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卫常书,如插花美人,舞笑镜台。” |
48、痴心女子负心汉 | 痴:入迷;负心:对爱情不忠。痴迷爱情的女子碰上无情无义的男人。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自古人云:痴心女子负心汉,今日反其事了。” |
49、相女配夫 | 指衡量女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女婿。 | 明 周楫《西湖二集 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窃以因材而笃,乃天道之常,相女配夫,实人事之正。” |
50、中郎有女 | 中郎:汉蔡邕,曾官左中郎将,人称蔡中郎,因同情董卓获罪,死于狱中,遗有一女,名琰,字文姬。指没有儿子只有女儿的人。 | 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天津吕某,妇某氏……相夫子,事事尽礼。中郎有女,年十四,已字人。” |
51、老女归宗 | 归宗:回家探亲。出嫁的妇女由于被遗弃或其他原因返回娘家。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巫氏嚷道:‘你就办我个老女归宗。’” |
52、女中豪杰 | 豪杰:指才能出众的人。女性中的杰出人物。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三十二:“十娘钟情所欢,不以贫寠易心,此乃女中豪杰。” |
53、有女怀春 | 谓少女爱慕异性。 | 《诗·召南·野有死麇》:“野有死麇,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 |
54、美女破舌 | 破:毁坏。美女用美貌迷惑君主,使谏臣的话不被君主听信。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夫晋献公欲伐郭,而惮舟之侨存。荀息曰:‘《周书》有言:美女破舌。’乃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舟之侨谏而不听,遂去。” |
55、男耕女织 | 男的耕种;女的纺织。形容辛勤从事生产劳动;也形容合家劳动;怡然自乐。 | 宋 罗泌《路史 后纪十二 夏后氏》:“男耕女织,不夺其时。” |
56、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57、男女老小 | 泛指所有的人。 | 洪深《五奎桥》:“你到底是帮助救活了桥东几十家的男女老小呢!让我们拆桥吧!” |
58、女大须嫁 | 同“女长须嫁”。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四回:“国太曰:‘男大须婚,女大须嫁,古今常理。’” |
59、男女授受不亲 | 授:给予;受:接受;亲:亲自接触。封建礼教规定男女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言谈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 |
60、倩女离魂 | 旧指少女为爱情而死。 | 唐·陈玄祐《离魂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