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梦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梦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夜长梦短喻因有心事而难以入睡。许地山《归途》:“夜长梦短,她只睁着眼等天亮。”
2、分床同梦比喻虽所做之事不同,但打算一样。清·黄宗羲《宪副郑平子先生七十寿序》:“余见今之亡国大夫,大略三等:或龌龊治生,或丐贷诸侯,或法乳济洞。要皆胸中扰扰,不胜富贵利达之想,分床同梦。”
3、梦撒寮丁见“梦撒撩丁”。钟嗣成《全元散曲·哭皇天》:“近来论世态,世态有高低。有钱的高贵,无钱的低微。那里问风流子弟?折末颜如灌口,貌赛神仙,洞宾出世,宋玉重生,没答了镘的,梦撒寮丁。” 注释:没答:无(钱)以应酬。镘的:指钱。
4、好梦难圆比喻好事难以实现。明 汤显祖《紫钗记 剑合钗圆》:“彩云轻散,好梦难圆。”
5、哑子托梦见“哑子做梦”。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做了个哑子托梦,说不的这场板障。”
6、梦撒撩丁比喻没钱应酬。同“梦撒寮丁”。《元人散曲 庆宣和》:“若是自家空藏瓶,梦撒撩丁,花姑不重女猱轻,任谁,见哽。”
7、哑子得梦哑子:哑巴。哑子做了一个梦,心里全明白,却不能向人表达。比喻有某种感受却无法向人说出来。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圆禅师》:“哑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
8、春梦无痕比喻世事变幻,如春夜的梦境一样容易消逝,不留一点痕迹。宋·苏轼《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诗:“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9、梦里南轲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唐 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诗四首》之三:“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轲一梦成。”
10、梦熟黄粱黄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明·无名氏《鸣凤记·林公避兵》:“只见他一似宰予昼寝,孟轲隐几,梦熟黄粱,庄周梦蝶正颠狂,周公事业成何望!”
11、梦断魂消在梦中也思念,思想上不得平静。明·高濂《玉簪记·擢第》:“满目新红惊树杪,莺啼处梦断魂消。”
12、生死醉梦醉:沉酣。形容非常专心。明·郎瑛《七修类稿·事物·戴进传》:“生死醉梦于绘事,故学精而业著,业著而名远。”
13、梦里蝴蝶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情。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14、好梦难成在睡眠时,要想做个好梦也是不轻而易举的。比喻美好的幻想难以变成现实。宋·聂胜琼《鹧鸪天·寄李之问》:“寻好梦,梦难成;有谁知我此时情。枕前泪共帘前雨,隔个窗儿滴到明。
15、鹏游蝶梦《庄子·逍遥游》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又《齐物论》载庄周梦为胡蝶之事。后以“鹏游蝶梦”谓变幻夸诞之谈。《庄子·逍遥游》载鲲化为鹏徙于南溟之事,又《齐物论》载庄周梦为胡蝶之事。
16、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厉公大喜曰:‘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17、黄梁美梦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18、魂驰梦想形容思念万分。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二折:“向在宅上忧聒,自别来魂驰梦想,此心无时无刻得离左右也。”
19、梦梦查查形容人乍醒时的恍惚、迷糊。
20、昼想夜梦①日有所思,夜有所梦。②指日夜梦想,殷切追求。《列子·周穆王》:“神遇为梦,形接为事,昼想夜梦,神行所遇。”
21、白日做梦大白天做起梦来。比喻脱离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实现的事情。明 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 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22、至人无梦至人:指思想道德等方面达到最高境界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不会做想入非非的梦。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九回:“自古至人无梦,梦境忽来,未必无兆。”
23、红尘客梦红尘:佛家指人世间。比喻尘世虚幻。清·孔尚任《桃花扇·归山》:“遥望见城南巷翠山色好,把红尘客梦全消。”
24、楚梦云雨楚王梦,云雨情。后比喻男女亲昵。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序》:“……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25、蕉鹿之梦蕉:同“樵”,柴。比喻把真事看作梦幻。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覆之以蕉,不胜其喜。”
26、如梦如醉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叶圣陶《母》:“‘我如梦如醉的离开了他。”伊揩着眼泪,继续说。”
27、白日梦白日做梦。比喻不切实际的、不可能实现的幻想。朱自清《论百读不厌》:“他们没有多少自由,却有做白日梦的自由。”
28、如痴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同“如醉如梦”。明 李贽《焚书 答周二鲁》:“遇真正儒者,如痴如梦,翻令见疑。”
29、同床异梦睡在一张床上;做着不同的梦。原指夫妻感情不和。比喻同作一件事;各有各的打算。宋 陈亮《与朱元晦秘书书 乙巳春书之一》:“同床各做梦,周公且不能学得,何必一一说到孔明哉!”
30、眠思梦想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醒世悟言 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31、庄生梦蝶庄生:战国人庄周。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胡蝶。比喻梦中乐趣或人生变化无常。亦作“庄周梦蝶”。战国·宋·庄周《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
32、梦想神交交:相遇。梦中也在想念,心神相交会。形容非常想念。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恨不得别人不中用,都积在狄希陈一人身上,梦想神交,只要算计报仇雪耻。”
33、如梦初觉见“如梦初醒”。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回:“信陵君如梦初觉,再拜称谢。”
34、如醉如梦形容处于不清醒、迷糊状态中。宋 朱熹《答吕子约》:“恭兄文字状子已投之当路,如醉如梦,面前事尚不能管得,何可望以等。”
35、梦见周公周公:西周初著名政治家,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原为孔子哀叹自己体衰年老的辞句。后多作为瞌睡的代称。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36、醉生梦死像在醉梦中那样糊里糊涂地过日子。形容生活目的不明确而颓废、沉沦。宋 朱熹《小学》卷五引程灏曰:“虽高才明智,胶于见闻,醉生梦死,不自觉也。”
37、梦想颠倒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西游补》第一回:“卷做一团,塞在猪八戒耳朵里,口里乱嚷道:‘悟能,休得梦想颠倒。’”
38、似梦初觉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刚刚明白过来。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4回:“三藏闻言,如醉方醒,似梦初觉,乐以忘忧,称谢不尽。”
39、哑子寻梦见“哑子做梦”。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似鳔胶粘住口角,似鱼刺嘎了喉咙,低着头似哑子寻梦。”
40、夙夜梦寐夙夜:早晚。不论早晚或睡眠之中也不敢忘记。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郎顗传》:“此诚臣区区之愿,夙夜梦寐,尽心所计。”
41、睡长梦多比喻时间一拖长,情况可能发生不利的变化。老舍《四世同堂》:“所长,毛遂自荐,我当大媒好了!事情是越快办越好,睡长梦多!”
42、魂颠梦倒犹言神魂颠倒。明·冯梦龙《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定,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43、梦想不到做梦也想不到。叶圣陶《义儿》:“现在母亲忽然端整了被褥一切,叫他住在校里,实在是梦想不到的。”
44、一场春梦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唐 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45、如梦方醒象刚从梦中醒来。比喻过去一直糊涂,在别人或事实的启发下,刚刚明白过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一回:“寡人闻仲之言,如梦初醒。”
46、痴儿说梦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而傻子信以为真。比喻凭妄想说不可靠或根本办不到的话宋·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向痴儿说梦,且作山人索价,颇怪鹤书迟。”
47、南柯一梦南柯:朝南的树枝。指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宋 黄庭坚《戏答荆州王充道烹茶四首》:“香从灵坚陇上发,味自白石源中生。为公唤觉荆州梦,可待南柯一梦成。”
48、魂牵梦萦牵:牵挂;萦:萦怀。某事牵动灵魂;萦绕于梦中。形容万分思念。也作“魂牵梦绕”。宋 刘过《醉太平》词:“思君忆君,魂牵梦萦。”
49、江淹梦笔传说南朝梁江淹夜梦郭璞索还五色笔,尔后为诗遂无佳句。后因以“江淹梦笔”喻才思减退。元·白朴《恼煞人》:“宋玉悲秋愁闷,江淹梦笔寂寞,人间岂无成与破。”
50、飞熊入梦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51、梦寐不忘梦寐:在睡梦中。在梦中也念念不忘。梁启超《意大利建国三杰传》第17节:“吾知我必有复与诸君握手戮力以成就我辈所梦寐不忘,一日大事之日,吾以是自信,吾以是自慰。”
52、云梦闲情指男女欢会之事。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序:“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王曰:‘何谓朝云?’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原荐枕席。”
53、黄梁一梦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54、梦魂颠倒比喻心神恍惚,失去常态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9卷:“只因财利迷心,身家念重,时时防贼发火起,自然梦魂颠倒。”
55、好梦不长指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不能实现的,只能存在于梦幻之中。元·无名氏《云窗梦》:“薄设设衾寒枕冷,愁易感好梦难成。千愁万恨断肠人,怎当那半夜三更莫秋景。”
56、槐南一梦比喻人生如梦,富贵得失无常。明 王錂《春芜记》:“正是只将桑海千秋事,付与槐南一梦中。”
57、黄粱梦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金·元好问《过邯郸四绝》:“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
58、醉死梦生见“醉生梦死”。郭沫若《前茅·哀时古调》:“陈涉、吴广起田间,农民之中今在否?一笔,全勾,醉死梦生俦!”
59、大梦方醒象做了一场大梦才醒。比喻从长期的错误、蒙蔽或迷茫中开始醒悟过来。同“大梦初醒”。丁中江《北洋军阀史话 俄侵外蒙、英侵西藏》:“跪读之下,伏查现在时势既至如此,而活佛指示详明,譬如大梦方醒,群疑尽释,欣感无已。”
60、痴人说梦痴:呆;傻。原指对傻子说梦话;傻子信以为真。现在比喻凭妄想说根本办不到的荒唐话。宋 无名氏《爱日斋丛钞》第三卷:“苏公肯亦效痴人说梦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