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决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决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十荡十决荡:冲杀;决:冲破堤岸。形容多次冲杀,每次都能突破敌阵。《乐府诗集·杂歌谣辞·陇上歌》:“陇上壮士有陈安,躯干虽小腹中宽,七尺大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十荡十决无当前。”
2、屠肠决肺屠:宰杀;决:通“抉”,挖出。剖腹出肠,挖出肺肝。形容死得惨烈。西汉·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3、决胜千里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西汉 司马迁《史记 高祖本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4、纳履决踵纳:穿;履:鞋;决:破裂;踵:脚后跟。穿鞋而后跟即破。比喻穷困、窘迫。明 程登吉《幼学琼林 贫富》:“曾子捉襟见肘,纳履决踵,贫不胜言。”
5、决狱断刑决:判决;狱:讼事;断:决断,判断。审理诉讼,判定刑罚。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躬传》:“躬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乃条诸重文可以轻者四十一事奏之,事皆施行,著于令。”
6、决胜之机决胜:决定最后胜负;机:时机,形势。决定最后胜负的时机。《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此天赞我决胜之机也,彼必无备。”
7、决疣溃痈比喻腐败之极。严复《救亡决论》:“况夫益之以保举,加之以捐班,决疣溃痈,靡知所届。”
8、刁天决地形容大吵大闹。
9、决胜于千里之外坐镇指挥千里之外的战局。形容将帅雄才大略,指挥若定。《史记 留侯世家》:“运筹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10、迟徊不决犹言“迟疑不决”。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为朝廷计,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何如明示政纲以箝党人之口。”
11、掀雷决电掀:翻动;决:冲破。形容诗文气势宏伟,像驾驭雷电一般。唐·司空图《题柳柳州集后》:“其驱驾气势,若掀雷决电,撑扶于天地之垠。”
12、委决不下一再犹豫,不能决定下来。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2卷:“心中委决不下。其妻长舌夫人王氏适至,问道:‘相公有何事迟疑?’”
13、决命争首拼命争先而战。汉·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14、纵横决荡纵横:奔放,不受拘束;荡:冲杀。纵横驰骋,冲杀突击。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15、杀伐决断伐:进攻。泛指处事作出决断的能力。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若说料理不开,从小儿大妹妹玩笑时就有杀伐决断,如今出了阁在那府里办事,越发历练老成了。”
16、运筹决胜谓拟订作战策略以获取战斗胜利。语本《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语出《史记·高祖本纪》:“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
17、一决雌雄雌雄:比喻胜负;高下。决定胜败高低。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
18、踌躇未决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礼物都已完备,明后日便用起身。只是一件事,在此踌躇未决。”
19、乘高决水凭借地势居高临下,决口放水。比喻费力小,收效大。宋·司马光《言为治所先上殿札子》:“陛下诚能行此二者……后日之政,如顺风吹毛,乘高决水,可以不劳而成功者。”
20、决一死战拼死一战以决胜负。《清史稿 文宗本纪》:“周天爵素称勇敢,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
21、纳屦踵决纳:穿;屦:鞋;踵:脚后跟;决:破裂。穿上鞋子,破了后跟。形容衣着褴褛。《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22、雌雄未决比喻胜负未定。《后汉书·窦融传》:“今豪杰竞逐,雌雄未决,当各据其土宇,与陇、蜀合从,高可为六国,下不失尉陀。”
23、决断如流决策判断就像江河下泻。形容处理问题果断敏捷。《周书 斐汉传》:“汉善尺牍,尤便簿领,理识明赡,决断如流。”
24、听微决疑微:隐微。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
25、判冤决狱判:评判;决:判决;狱:案件。评判冤案,判决官司。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回目:“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26、以疑决疑用疑惑的认识来判断捉摸不定的事物。《荀子·解蔽》:“彼愚者之定物,以疑决疑,决必不当。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
27、迟疑不决犹豫疑惑,不能决定。《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28、迟疑未决形容拿不定主意。《新五代史 前蜀世家 王建传》:“昭度迟疑未决,建遣军士擒昭度亲吏于军门,脔而食之。
29、纳履踵决纳:穿;履:鞋;踵:脚后跟;决:破裂。提上鞋,鞋的脚后跟处却破裂。形容处境困难。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一:“[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
30、踌躇不决踌躇:犹豫,迟疑。形容犹犹疑疑地拿不定主意。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四人争论未定,绍踌躇不决。
31、速战速决用快速的战术结束战局。也比喻用迅速的办法完成任务。老舍《四世同堂 偷生 五十一》:“战争已拖了一年多,而一点看不出速决的希望。”
32、决策千里决定千里外战役的胜利,形容卓越的军事运筹才能。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萧相立功于万代,留侯决策千里。”
33、肘见踵决见:出现;踵:脚后跟,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战国·宋·庄周《庄子·让王》:“捉衿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34、一人善射,百夫决拾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35、犬马之决谓臣僚的果敢决断。《汉书·息夫躬传》:“其有犬马之决者,仰药而伏刃。”
36、沉吟不决沉吟:深思吟味,引伸为犹豫;决:决断。形容人遇到难题时,自言自语地决定不下来。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沉吟不决,遂上升天。”
37、好问决疑喜欢向别人请教,以解决自己的疑问。
38、决痈溃疽痈:疮;溃:破;疽:痈疽。疮痈破开了。比喻事情的症结得到解决。《南齐书·柳世隆传》:“今乃举兵内侮,奸回外炽,斯实恶熟罪成之辰,决痈溃疽之日。”
39、狐疑不决狐疑:狐性多疑;犹豫;决:决断。像狐狸那样多疑虑而拿不定主意。比喻同事犹犹豫豫;拿不定主意。南朝 宋 班固《后汉书 刘表传》:“表狐疑不断,乃遣嵩诣操,观望虚实。”
40、毅然决然毅然:顽强地;决然:坚决地。形容意志坚强果断。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8回:“窦世豪得了这封信,所以毅然决然,借点原由同洋人反对,彼此分手。”
41、引决自裁引决:同“引诀”,自杀;自裁:自杀。指自杀东汉·班固《汉书·司马迁传》:“及罪至罔加,不能引决自财(裁)。”
42、决不待时谓对已判死刑的重犯不待秋后而立即执行。封建时代处决死囚多在秋后,但案情重大者可立即处决,故谓。
43、言听谋决谓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绎堂制府以为能,言听谋决。”
44、触石决木比喻莽撞蛮干。汉·扬雄《太玄·难》:“次八,触石决木,维折角。测曰:触石决木,非所治也。”范望注:“以弱治刚,故非所任也。”
45、决胜庙堂庙堂:指古代帝王祭祀、议事的场所。指文官儒将在庙堂中制定出决定胜改的策略。明·无名氏《投笔肤谈》:“儒将者,决胜庙堂者也。武将者,折冲千里者也。”
46、狐疑未决狐疑:犹豫,狐性多疑。传说狐狸多疑。形容心里疑惑,一时决定不下来。《剪灯余话·贾云华还魂记》:“过横楼西,适有两巷相联,莫知何者可达,狐疑未决。”
47、剸繁决剧亦作“剸繁治剧”。谓裁处繁剧的政务。唐·皇甫湜《吉州庐陵县令厅堂记》:“剸繁决剧以通敏,弹豪纠黠以沉断。”
48、一决胜负进行最后的较量以决定高下。宋 司马光《与王介甫书》:“介甫之意,必欲力战天下之人,与之一决胜负,不复顾义理之是非,生民之忧乐,国家之安危。”
49、东冲西决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清·江藩《汉学师承记·胡渭》:“近日治河,乃遏之使不得北,而南入于淮,以便运耳。南行非河之本性,东冲西决,率无宁岁。”
50、河决鱼烂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清·王夫之《读通监论·晋武帝》:“孰如近在汾晋之间,使我不轨之士民,教猱伥虎,河决鱼烂于腹心乎?”
51、持疑不决疑:疑虑。心怀疑虑,迟迟不能决定。《周书·薛善传》:“而崇礼犹持疑不决。”
52、当机立决抓住时机,立刻判决。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国家设官分职,秩有大小,权亦有等差:斩绞者奏请定夺,军流决于臬司,徒决于府,枷仗决于县,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当机立决,必待报而后施行。”
53、犹豫未决犹豫:迟疑。拿不定主意,不能做出决断。《旧唐书·裴寂传》:“高祖将先定京师,议者恐通为后患,犹豫未决。”
54、踵决肘见踵:脚后跟,伢指鞋后跟;决:裂开。整一整衣襟,胳臂肘露了出来,拔一拔鞋,脚后跟露了出来。形容非常贫穷。《庄子·让王》:“三日不举火,十年不制衣,正冠而缨绝,捉衿而肘见,纳屦而踵决。”
55、断决如流如流:像流水一样多而迅速。决断事务多而快。《周书·李彦传》:“彦在尚书十有五载,属军国草创,庶务殷繁,留心省阅,未尝懈怠,断决如流,略无疑滞。”
56、垂帘听决见“垂帘听政”。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一·咸丰季年三奸伏诛》:“皇上冲龄,未能亲政,天步方艰,军国事重,暂请皇太后垂帘听决。”
57、履穿踵决鞋子破了,露出脚后跟。形容很贫苦。《庄子 让王》:“捉襟而肘见,纳履而踵决。”
58、运策决机同“运筹决策”。明·徐渭《代谢阁下启》:“况于调元赞化,以召祯祥,运策决机,而居帷幄,功盖出于门下,赏奚及于军中。”
59、剖决如流剖决:分析、解决;如流:如同流水一般。形容分析、解决问题明快、敏捷。《隋书·裴政传》:“簿案盈几,剖决如流。”
60、运筹决策筹划情况,拟订作战策略。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郑观应《盛世危言·练兵》:“所以当水陆军提督者……犹备有参佐数员,常与运筹决策,以资历练而审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