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机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机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玄机妙算神妙莫测的计谋。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9回:“运督军需,智擒法戒,玄机妙算,奇功莫大。”
2、自出机轴比喻作文章能创造出一种新的风格和体裁。同“自出机杼”。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右丞辋川诸作,却是自出机轴。”
3、决胜之机决胜:决定最后胜负;机:时机,形势。决定最后胜负的时机。《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此天赞我决胜之机也,彼必无备。”
4、机杼一家指文章能独立经营,自成一家。北齐 魏收《魏书 祖莹传》:“文章须出自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也。”
5、待机再举举:行动。等待时机然后再行动。穆欣《南线巡回·粤桂大围歼战》:“他曾妄想……保住残部待机再举。”
6、灵机一动灵机:灵巧;灵活的心思。形容灵敏机智;突然想出办法或主意。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卷:“俄延了半响,忽然灵机一动,心中悟将过来。”
7、投机之会,间不容穟会:际会,遭遇;间:间隔;穟:通“穗”,灯花。指机会非常难得,不允许有丝毫放松。《新唐书·张公瑾传》:“‘投机之会,间不容穟。’公瑾所以抵龟而决也。”
8、逐机应变随机应变。《新唐书·郭孝恪传》:“若固守武牢,以军汜水,逐机应变,禽殄必矣!”
9、枉用心机同“枉费心机”。元·无名氏《隔江斗智》第二折:“你使着这般科段,敢可也枉用心机。”
10、机不旋踵形容时机短暂。旋踵,转过脚后跟。唐·皇甫枚《三水小牍·宋柔》:“机不旋踵,时不再来。必发今宵,无贻后悔。”
11、临机制胜临:面临;机:时机,形势。临到机会来时能以谋略取胜。比喻机智灵活,富于谋略。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6回:“兵事临机制胜,非可预言,愿假臣一乘,使得预谋于行间。”
12、微机四伏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13、袖里玄机玄机:道家所谓的奥秘。袖里藏有奥妙的道理。指暗中采用的玄妙谋略。清·陈瑞生《再生缘》第66回:“又不知,袖里玄机怎主张。”
14、坐失良机不主动及时行动而失去好机会。清 昭槤《啸亭杂录 木果木之败》:“若不审敌势,坐失良机,使兵心至于溃败。”
15、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失:错过。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史记·淮阴侯列传》:“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
16、枉费心机白白地费了一番心思。枉:白白地;心机:心思;计谋。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0回:“枉费心机空费力,雪消春水一场空。”
17、机不可失机:时机。好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比喻机会难得。五代 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18、随机而变随着时机或情况而变化。形容灵活机敏。《敦煌变文集·韩擒虎活本》:“大凡男子,随机而变,不如降他。”
19、相机行事相:察看;机:时机。看着机会灵活地做事情。明 施耐庵《水浒传》:“吴用听罢,对宋江计议,便唤时迁、石秀近前密语道:‘如此依计,往花荣军前,密传将令,相机行事。’”
20、应机立断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21、机关算尽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宋 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22、运策决机同“运筹决策”。明·徐渭《代谢阁下启》:“况于调元赞化,以召祯祥,运策决机,而居帷幄,功盖出于门下,赏奚及于军中。”
23、逢机遘会遭逢机会。明·王世贞《纲鉴会纂·宋纪》:“谋取者,逢机遘会,阳施阴设,而人莫觉,宋主祖是也。”
24、贻误军机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清史稿 高家本纪三》:“二十一年春正月庚本,以额附科尔沁亲王色布腾巴勒珠尔贻误军机,褫爵禁锢。”
25、机不容发比喻时机紧迫。清·魏源《默觚·治篇》:“事变之来,机不容发,事后追悟,与不悟同。”
26、见机行事机:时机;行事:办事。看准时机立即办事。《周易 系辞下》:“几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27、投机倒把指利用时机;使用违法手段扰乱市场;牟取暴利。投机:利用时机钻空子。浩然《艳阳天》第47章:“投机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条文的事情,弯弯绕那家伙能干这样傻事?”
28、逢机立断犹言当机立断。唐·元载《故相国杜鸿渐神道碑》:“观公之辨政,消烦解结,逢机立断。”
29、自成机杼机杼:织机和梭子。比喻写文章能创造出新的风格和体裁姚华《曲海一勺》:“套词连章,自成机杼。”
30、有机可乘机:机会;乘:趁。有空子可钻。指客观上提供了可以用来达到某种目的的机会。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80回:“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待何时?”
31、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情况;应:应付;变:变化。《旧唐书 郭孝恪传》:“建德远来助虐,粮运阻绝,此是天丧之时。请固武牢,屯军氾水,随机应变,则易为克殄。”
32、鸥鹭忘机机:机心。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战国·郑·列御寇《列子·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33、将机就机指随机行事。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04回:“那段氏刁顽,如或不允这头亲事,设或有个破绽,为害不浅。只得将机就机罢。”
34、机变如神机变:机智、权变。机智权变,神奇莫测。宋 陆游《南唐书 宋齐丘传论》:“世言江南精兵十万,而长江天堑,可当十万;国老宋齐丘,机变如神,可当十万。”
35、不失时机失:耽误,错过。时机:具有时间性的机会。不错过当前的机会。指办事要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周恩来《关于党的“六大”的研究》:“这时离国共分裂还有两个月,如果……努力去做,还不失时机。”
36、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不可错过。《旧五代史 晋书 安重荣传》:“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37、坐失事机同“坐失机宜”。王闿运《丁锐义传》:“坐失事机,谁执其咎。”
38、触处机来谓触及某一事物而生出机悟。《红楼梦》第一一六回:“众人都见他忽笑悲,也不解是何意,只道是他的旧病;岂知宝玉触处机来,竟能把偷看册上的诗句牢牢记住了。”
39、随物应机顺应事物而机变。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上卷:“禅宗论云间有三种语:其一为随波逐浪句,谓随物应机,不主故常。”
40、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宋 赵佶《念奴娇》:“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41、当机贵断当:面临;机:时机;断:决断。在紧要关头贵在立即作出决断。《宋史·宋绶传》:“临事尚乎守,当机贵乎断,兆谋先乎密。”
42、相机观变等待时机,观察变化。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0回:“元帅屯兵于郝山矶,相机观变,可以万全。”
43、临机辄断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新唐书·杜如晦传》:“如晦少英爽,喜书,以风流自命,内负大节,临机辄断。”
44、临机应变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36卷:“不过使兵识将意,将识士情,盖未论临机应变,方略不同。”
45、别出机杼机杼:织布机,比喻诗文的构思和布局。指写作另辟途径,能够创新。宋 洪迈《容斋诗话》第四卷:“诗文当有所本。若用古人语意,别出机杼,曲而畅之,自足以传示来世。”
46、相机而动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宜刚宜柔,相机而动。”
47、有机可趁机:机会。有空子可钻。《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赵振<说败>》:“外强见其有机可趁,乃庇此党而击彼党……而国势不可复振,复欲脱其庇亦不可得,而国随之以瓜分豆剖。”
48、临机立断当机立断。抓住时机,立刻决断。明·唐顺之《条陈海防经略事疏》:“访得淮扬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英敏多谋,临机立断,运筹足以破鬼夷之算,贾勇足以汗懦将之颜。”
49、履机乘变犹随机应变。唐·韦应物《弹棋歌》:“履机乘变安可当,置之死地翻取强。”
50、观变沉机沉:沉着;机:形势。仔细观察事物变化的迹象,沉着把握事物发展的契机。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九回:“此观变沉机之士,恐不易罗致之。”
51、投机取巧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现指不付出艰苦的劳动;想靠小聪明来取得成功。陈毅《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诗:“投机取巧最可耻。”
52、机心械肠【解释】:机巧诈变的心计。清·李渔《意中缘·错怪》:“非吾辈,真鄙儒,机心械肠全未除。”
53、乘机打劫谓利用机会掠夺钱财。清·张少南《临安旬制记》引明·王思任《诛马士英疏》:“以至文选职方,乘机打劫。”
54、应变随机机:时机,形势。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元·柯丹丘《荆钗记·奸诘》:“吾兄就应变随机,将侄女送到王门去。”
55、一线生机还有一点儿生存的希望(一线:极其细微;微少;生机:生存的机能;指生存)。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若借温太真之事,为小人开一线生路,借范尧夫之言,为君子忧后来之祸,则失之矣。”
56、通险畅机使险要之地畅通无阻。郑观应《上晋抚胡蕲生中丞条陈》:“今欲通险畅机,诚非火车铁路不为功。”
57、泄露天机比喻泄露秘密。宋 陆游《醉中草书因戏作此诗》:“临池勤苦今安有,漏壁工夫古亦稀;稚子问翁新悟处,欲言直恐泄天机。”
58、见机而作看到适当时机立即行动。三国 蜀 诸葛亮《将苑 应机》:“夫必胜之术,合变之形,在于机也。非智者孰能见机而作乎?”
59、当机立断面临紧急关头;毫不犹豫地作出决断。当:面临;断:决断。汉 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60、错过时机丧失机会。刘知侠《铁道游击队》第27章:“打一下吧!不要错过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