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横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横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处士横议处士:有才德不愿做官的人;横议:随便议论。指不做官的隐士可以无所顾忌妄加评论政治。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2、横刀跃马犹言横戈跃马。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十八回:“上元帅白从辉横刀跃马,望南阵冲来。樊爱能、何徽抵敌不住,弃战回马而走。”
3、横见侧出谓不自正面而从侧面表露出来。明·袁宏道《由水溪至水心崖记》:“四面峰峦如花蕊,纤苞浓朵,横见侧出,二十里内,秀蒨阁眉,殆不可状。”
4、横三竖四犹言横七竖八。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一坛酒我们都鼓捣光了,一个个吃的把臊都丢了,三不知的又都唱起来。四更多天才横三竖四的打了一个盹儿。”
5、七纵八横形容奔放自如。宋·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6、怒目横眉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五代 后蜀 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7、纵横交贯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宋 吕祖谦《东莱博议》卷一:“陪朱泗之席者入耳皆德音,纵横交错。”
8、横翔捷出谓超逸特出。宋·苏轼《上刘侍读书》:“执五寸之翰,书方尺之简,而列于大夫之上,横翔捷出,冠压百吏。”
9、洪水横流横流:不循河道而流。洪水泛滥。比喻邪道横行。《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氾滥于天下。
10、横行霸道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11、纵横开阖指操纵自如。明 方孝孺《赠王时中序》:“繇是而寓于术,纵横开阖,无所施而不宜,岂若专门独学者之劳且陋哉!”
12、钗横鬓乱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由两股合成。耳边的头发散乱,首饰横在一边。形容妇女睡眠初醒时未梳妆的样子。宋 王安石《扇子词》:“青冥风霜非人世,鬓乱钗横特地寒。
13、沧海横流沧海:大海;横流:水溢出河道四处奔流。海水泛滥;四处奔流。比喻政治混乱;社会动荡不安;也作“横流沧海”。《晋书 王尼传》:“沧海横流,处处不安也。”
14、横赋暴敛横、暴:残暴,强横,凶狠;赋、敛:征税,聚财。强横残暴地征收苛捐杂税。形容反动统治阶级贪婪凶狠、搜刮人民的罪行。宋·朱熹《已酉拟上封事》:“国家财用皆出人民,如有不节而用度有阙,则横赋暴敛必将有及于民,虽有爱人之心,而民不被其泽矣。”
15、横灾飞祸见“横祸飞灾”。徐绍武《检察长人选》:“好同志啊!我永远忘不了你!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
16、豺狼横道横道:横在道路中间。比喻坏人当权。《汉书 孙宝传》:“豺狼横道,不宜复问狐狸。”
17、横倒竖卧见“横躺竖卧”。《儿女英雄传》第七回:“满院横倒竖卧七长八短的一地死和尚。”
18、纵横捭阖战国时策士为推行合纵或连横策略而进行游说的手段。后形容在政治、外交上进行分化瓦解或拉拢的手段。纵横:合纵与连横;捭:开;阖:合。汉 刘向《战国策序》:“苏秦为从,张仪为横,横则秦帝,从则楚王,所在国重,所去国轻。”《鬼谷子 捭阖》:“捭之者,开也,言也,阳也;阖之者,闭也,默也,阴也。”
19、横戈跃马横持戈矛,策马腾跃。形容将士威风凛凛,准备冲杀作战的英勇姿态。元·陈以仁《雁门关存孝打虎》:“见一人雄赳赳披袍擐甲,嗔忿忿横枪跃马。”
20、纵马横刀纵:放。比喻勇敢、剽悍。元·郑光祖《老君堂》第二折:“我与你纵马横刀去战敌,杀气腾腾映日起,助阵鼓凯春雷。”
21、捭阖纵横捭阖,开合。纵横,合纵和连横的简称。以辞令探测、打动别人,在政治和外交上运用分化与争取的手段。元胡祗遹《木兰花慢 赠歌妓》词:“看捭阖纵横,东强西弱,一转危机。”
22、横头横脑显得粗暴蛮横、自以为是的冒昧行为。
23、纵横四海纵横:奔驰无阻。在天下任意往来,没有阻挡。比喻无敌于世。《三国志通俗演义·青梅煮酒论英雄》:“得志则纵横四海。”
24、横驱别骛纵横奔驰。清·恽敬《与卫海峰先生同年书》:“本朝魏叔子,多结交淡泊奇玮之士,为寿序抑扬抗坠,横驱别骛,力脱前人之所为。”
25、横行直撞任意奔走,毫无顾忌。《古今小说·临安里钱婆留发迹》:“当先顾全武一骑马,一把刀,横行直撞,逢人便杀。”
26、风趣横生形容十分幽默、诙谐。曾朴《孽海花》第35回:“这样风趣横生的事,只有请笑庵自讲最妙。”
27、横拖倒拽拽:用力拉扯。指用暴力强拖硬拉。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娇娇嫩嫩的一个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28、横行无忌横行:行动蛮横;倚仗暴力干坏事;无忌:肆无忌惮。仗势无所顾忌地干坏事。《明史 赵南星传》:“乡官之权大于守令,横行无忌,莫敢谁何?”
29、横抢硬夺谓用强力夺取。《儿女英雄传》第三二回:“你瞧他们爷儿们、娘儿们,这阵横抢硬夺的,还了得了。”
30、横眉吐气犹言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五代 齐己《轻薄行》:“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31、横拖竖曳用暴力强拉硬拖。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99回:“那差役便横拖竖曳,把他抓到轿前。”
32、横科暴敛同“横征暴赋”。《元史·外夷传一·高丽》:“佥议司官不肯供报民户版籍,州县疆界,本国横科暴敛,民少官多,刑罚不一,若止依本俗行事,实难抚治。”
33、杖履纵横形容游人来往不绝。
34、风狂雨横狂:猛烈;横:粗暴。形容狂猛而迅急的风雨。宋·辛弃疾《念奴娇·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35、横行不法指不守法纪,放肆妄为。《辛亥革命》:“福建漳浦县天主教民,平日横行不法,县令又极意袒护,故平民衔恨次骨。”
36、妙趣横生横生:层现迭出。美妙动人的意趣;时时迸发;处处充溢。形容人的谈吐、诗文等充满了意趣。秦牧《艺海拾贝 艺术力量和文笔情趣》:“好些平常的事物,在卓越的作者笔下妙趣横生,他们借助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运用譬喻。”
37、横眉瞪眼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徐泰吉找死》:“一个太平军冲到他身边,他以为是他的部下,还横眉瞪眼的叫:‘打、打、打!’”
38、横眉竖目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62回:“带着十六七个打手,都是横眉竖目,身穿紫花布裤褂,青布抓地虎靴子,手持木棍、铁尺。”
39、月落参横月亮已落,参星横斜。形容天色将明。唐·柳宗元《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时东方已白,师雄起视,乃在大梅花树下,上有翠羽啾嘈,相须月落参横,但惆怅而尔。”
40、情趣横生指在举止、礼貌和外表上表现得得体、风雅、有风趣。
41、涕泗横流眼泪鼻涕满脸乱淌。形容极度悲伤。亦作“涕泗纵横”。《世说新语·言语》:“陶公疾笃”刘孝标注引王隐《晋书》:“临书振腕,涕泗横流。”
42、逸兴横飞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43、肆虐横行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明 冯梦龙《智囊全集 迎刃 留志淑》:“中官毕贞,逆濠党也。至自江西,声势翕赫,拥从牙士五百余人,肆行残贼,人人自危。”
44、肆意横行肆意:任意残杀或迫害。横行:仗势作恶,蛮横凶暴。随心所欲地为非作歹。亦作“肆虐横行”。宋 欧阳修《再论置兵御贼札子》:“数千里内,杀人放火,肆意横行,入州入县,如入无人之境。”
45、横金拖玉谓官服盛装。清·钱谦益《杜大将军七十寿序》:“其犹子总戎弘玮、弘场及诸孙十二人,谋相与罗长筵,考钟鼓,横金拖玉,称百年之觞。”
46、横挑鼻子竖挑眼比喻百般挑剔。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他横挑鼻子竖挑眼,倒好像他立下汗马功劳,得由我跪接跪送才对。”
47、东横西倒形容杂乱。刘复《晓》诗:“回看车中,大家东横西倒,鼾声呼呼。”
48、横拦竖挡多方阻挡。《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不想舅太太只管这等横拦竖挡的说着,他一积伶,到底反底下那几个字商量出来了。”
49、辞喻横生横生:横逸而出。言辞生动,横逸而出。汉·王充《论衡·物势篇》:“亦或辩口利舌,辞喻横生为胜,或诎弱缀帢。”
50、横祸飞灾同“横殃飞祸”。元·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虚脾爱使乖,也只怕粉脸香腮,引动你密意幽怀,倒做了横祸飞灾。”
51、旁逸横出犹言到处出没。
52、合从连横从:通“纵”;横:通“衡”。泛指纵横捭阖的手段。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53、横拖倒扯犹横拖倒拽。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五回:“张千、李万见焦员外来问,不由分说,横拖倒扯捉进府门。”明·徐渭《英烈传》第十六回:“[也先]谁知身子一侧,侧下马来,凑巧脚镫缠住了一只脚,被马横拖倒扯。”
54、鬓乱钗横鬓:耳边的头发;钗:妇女的首饰。耳边的头发散乱,钗子横在一边。形容妇女心绪不佳,无心梳妆打扮。宋 苏轼《洞仙歌》词:“人未寝,倚枕鬓乱钗横。”
55、老泪纵横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56、纵横驰骋纵:南北方向;横:东西方向;驰骋:纵马疾驰。不受阻挡地往来奔驰。形容英勇战斗,所向无敌。也比喻写作上才思奔放,意到笔随。宋 谢尧仁《张于湖先生集序》:“以至唐末诸诗人,雕肝琢肺,求工于一言一字间,在于人力固可以无恨,而概之前数公纵横驰骋之才,则又有间矣。”
57、霜气横秋霜:秋霜。气:志气。比喻志气凛然,像秋霜一样严峻。
58、横蛮无理态度粗暴,不讲道理。罗广斌《红岩》第13章:“余新江望着眼前这个横蛮无理、惯于装腔作势的敌人,气愤地握紧了拳头。”
59、困心横虑心意困苦,忧虑满胸。表示费尽心力。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朱熹集注:“事势穷蹙,以至困于心,横于虑,然后能奋发而兴起。”
60、笔墨横姿指书画诗文美妙多姿。清 伍崇曜《〈陶庵梦忆〉跋》:“虽间涉游戏三昧,而奇情壮采,议论风生,笔墨横姿,几令读者心目俱眩,亦异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