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官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1、官止神行 | 指对某一事物有透彻的了解。 | 《庄子·养生主》:“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
| 2、清官难断家务事 | 再公正的官吏也很难论断家庭纠纷的是非曲直。指家庭内部的事,外人很难搞清楚。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常言道清官难断家事。我如今管你母子一生衣食充足,你也休做十分大望。” |
| 3、设官分职 | 职:职位,职权。设立官爵或官府。分派职权。 | 晋·左思《魏都赋》:“设官分职,营处署居。” |
| 4、稗官小说 | 即野史小说,街谈巷说之言。 | 明 唐顺之《仪宾立公墓志铭》:“盖自诸史百家星官堪舆道书释经,下至稗官小说,皆能陟其津涯而发之诗歌。” |
| 5、达官贵要 | 犹言达官贵人。 | 《金史·世宗纪下》:“达官贵要多行非理,监察院察未尝举劾。” |
| 6、买爵贩官 | 犹言买官鬻爵。 | 汉·桓宽《盐铁论·刺复》:“买爵贩官,免刑除罪,公用弥多,而为者徇私,上下无求,百姓不堪。” |
| 7、朝中有人好做官 | 朝:朝廷。指因有权势的人做靠山就能得到重用。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恰恰的被一个旁不相干的有心人听见了,倒着实的在那里关切,正暗合了‘朝中有人好做官’那句俗语。” |
| 8、没头官司 | 官司:诉讼。没有头绪或没有尽头的官司。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二回:“且打个没头官司,惊他一惊,也可出气。” |
| 9、封官许愿 | 封官:古代帝王把官职赏赐给亲属和臣仆;许愿:迷信的人祈求神佛保佑;对神许诺将来给以报答酬谢。分封官职、爵位;承许将来给人以利益、好处。指以名利地位拉拢引诱别人。 |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71章:“并且用封官许愿的办法来鼓励将士,但是他的阵地始终没有进展一步。” |
| 10、贵官显宦 | 显:显要,显赫。指官职很高,爵位显赫。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8回:“凡是湖北省里的贵官显宦……他没有一个不认得。” |
| 11、官高爵显 | 爵:爵位,官爵;显:显要,显赫。指官职很高,爵位显赫。 | 秦腔《游龟山》第五场:“官拜湖广总督,真乃官高爵显,富贵荣华。” |
| 12、一官半职 | 一定的官衔职位。多指比较低微的头衔职称。 | 元 王实甫《西厢记》:“都则为一官半职,阻隔得千山万水。” |
| 13、衙官屈宋 | 衙官:军府的属官;屈:屈原;宋:宋玉。要以屈原、宋玉为属官。原为自夸文章好。后也用以称赞别人的文采。 | 《新唐书·杜审言传》:“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 |
| 14、高官显爵 | 显:显要,显赫;爵:爵位,官爵。官职很高,爵们显赫。 | 明·徐元《八义记·猜忌赵宣》:“顺我者高官显爵,逆我者灭族亡身,正是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 15、官清法正 | 清·清廉;正:公正。为官清廉,执法公正。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这衙门里问事,真个官清法正,件件依条律的。” |
| 16、官运亨通 | 运:运气;亨通:顺利;通达。官运很顺利;升得很快。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3回:“正碰着官运亨通,那年修理提工案内,得了个异常劳绩,保举免补本班,以府经补用。” |
| 17、朝里无人莫做官 | 旧时俗语。意思是,没有靠山,事办不成。 | 明·无名氏《包青天奇案》第三卷:“却说常言道,‘朝里无人莫做官’,这句话深为有理。” |
| 18、加官进爵 | 旧时指官职提升。 |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吴与弼进京,加官进爵,将隆以伊傅之礼。” |
| 19、白发郎官 | 指直到年老也没晋升的人。 | 东汉·班固《汉武故事》:“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 |
| 20、高官尊爵 | 显贵的官职和爵位。 | 《庄子·让王》:“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 |
| 21、封官许原 | 封赏官职和许诺报酬。现多指为了使他人为己所用而答应给以名利地位。 | |
| 22、官不威,牙爪威 | 牙爪: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俺也是文齐福不齐,你正是官不威牙爪威。” |
| 23、官情纸薄 | 官场上的人情像纸一样薄。指官场尔虞我诈,人情淡薄。 | 《二刻拍案惊奇》卷四:“把当时贫交看不在眼里,放不在心上,全无一毫照顾周恤之意,淡淡相看,用不着他一分气力。真叫得‘官情纸薄’。” |
| 24、官虎吏狼 | 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梦狼》:“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 |
| 25、因任授官 | 根据才能授予官职。 | 《韩非子·定法》:“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 |
| 26、量能授官 | 根据人的能力大小而授予适当官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今陛下躬行大孝,鉴三王,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 |
| 27、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5回:“不料我们大老爷先护在里头,连问也不叫我问一声儿,可见他们官官相护,这才是‘只准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人说的话是再不得错的。” |
| 28、笔墨官司 | 笔墨:文字;官司:诉讼。写状子起诉。指书面上的辩论。 | 清 许叶芬《红楼梦辨》:“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非仅为懵懂辈饶舌,打无谓笔墨官司也。” |
| 29、高官重禄 | 见“高官厚禄”。 | 金·丘处机《满庭芳·述怀》词:“任使高官重禄,金鱼袋、肥马轻裘。” |
| 30、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 | 州官:一州的长官。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没有正当活动的自由。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12章:“可是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却是中国政治的一个通病。” |
| 31、倚官仗势 | 倚、仗:依靠、凭借。倚仗官府的权势(欺负人)。 | 元 关汉卿《玉镜台》第三折:“你说领着省事,掌着军权,居着高位,又道会亲处倚官挟势。” |
| 32、达官贵人 | 指地位高的官吏和显赫而有权势的人物。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第九卷:“京师都会,好恶万端贵人,达官盈门。” |
| 33、贩官鬻爵 | 鬻:卖;爵:爵位,官爵。出卖官爵,以敛取财物。 | 《魏书 司马睿传》:“兵食资储,敛为私积;贩官鬻爵,威恣百城。” |
| 34、经官动府 | 经:经过;动:惊动;府:官署。惊动官府,引起官府干涉。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自家骨肉虽是一时有些不是处,只宜好好宽解,不可经官动府,伤了和气!” |
| 35、野史稗官 | 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看的小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文字。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70回:“千秋莫道无金鉴,野史稗官话正长。” |
| 36、稗官野史 | 稗官:古代其职为搜集街谈巷议、风俗故事;供皇帝省览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泛称记载轶闻琐事的作品即小说野史之类。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7卷:“话说世间稗官野史中,多有记载那遇神、遇仙、遇鬼、遇怪,情欲相感之事。” |
| 37、官逼民变 | 逼:逼迫。官府压迫人民,迫使人民起来反抗。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揭‘官逼民变’……‘劫富济贫’等旗号。” |
| 38、官事官办 | 官事:公事。公家的事情按照规定的制度办理。指不徇私情或以制度为借口,毫不通融。 | 老舍《上任》:“作官有作官的规矩。他们是弃暗投明,那么,就得官事官办。” |
| 39、官迷心窍 | 指人一心想当官到了痴迷的地步。 | |
| 40、新官上任三把火 | 指官员上任之初采取新的措施或政策。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六章:“福军。你新官上任三把火,乱烧一通,迟早要犯大错误呀!” |
| 41、捉将官里去 | 指被朝廷、官府捉去。 | 宋·赵令榁《侯鲭录》第六卷:“朴言:‘独臣妻有诗一首云:更休落魄贪杯酒,亦莫猖狂爱咏诗。今朝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
| 42、官报私仇 | 官:公事。借助公事以泄私愤。 | 元 施惠《幽闺记 图形追捕》:“这狗骨头,我倒替你官报私仇!叫左右拿下去打!” |
| 43、高官极品 | 品:等级、品级。官位居于最高的等级。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5回:“子欲养而亲不待,虽高官极品,不能一日养亲,亦有何味!” |
| 44、以党举官 | 按照朋党关系来选拔官吏。 | 《韩非子·有度》:“今若以誉进能,则臣离上而下比周;若以党举官,则民务交而不求用于法。故官之失能者其国乱。” |
| 4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指反动统治者自己可以胡作非为,老百姓却连正当活动也要受到限制。 | 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五卷:“田登作郡,自讳其名,触者必怒,吏卒多被榜笞。于是举州皆谓灯为火。上元放灯许人入州治游观,吏人遂书榜揭於市曰:‘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
| 46、官官相卫 | 见“官官相为”。 |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七:“老秦觉着这一下不只惹了祸,又连累了邻居。他以为自古‘官官相卫’,老杨同志要是回到村公所一说,马上就不得了。” |
| 47、加官晋爵 | 晋:晋升;爵:爵位;君主国家所封的贵族等级。加封官阶;晋升爵位。 | 明 周楫《西湖二集》:“征聘吴与弼进京,加官进爵,将隆以伊傅之礼。” |
| 48、问官答花 | 谓答非所问。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这老头儿这才叫个‘问官答花,驴唇不对马嘴’。这与我的心事有什么相干?” |
| 49、狗仗官势 | 比喻坏人倚仗官府势力欺压他人。 | 茅盾《子夜》七:“哼!他妈的实力!不过狗仗官势!” |
| 50、贪官污吏 | 贪赃枉法的官吏。 | 元 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一应贪官污吏,准许先斩后闻。” |
| 51、不怕官,只怕管 | 指直接管的人要比官更有权威。也指在人管辖之下,一切只能听命于他。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好汉!休说这话!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好。” |
| 52、官逼民反 | 在反动统治者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下,人民无法生活,被迫奋起反抗。 | 清 魏源《圣武记》第九卷:“初教匪起事,皆以官逼民反为词。” |
| 53、奸官污吏 | 奸:邪恶;吏:官吏。贪赃枉法的官吏。 | 清·林觉民《绝笔书》:“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 |
| 54、官不威,爪牙威 | 爪牙:比喻辅佐的人。指官员未必威风凶悍,手下人则仗势逞威耍狂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2卷:“少不得官不威,爪牙威,做都管,做大叔,走头贴,打驿吏,欺估客,诈乡民,总是这一干人丁。” |
| 55、居官守法 | 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 《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
| 56、在官言官 |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 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
| 57、官轻势微 | 官位不够重要,势力也很小。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二回:“孙权虽有雄才,乃残汉骠骑将军、南昌侯之职,官轻则势微,尚有畏中原之心,若加以正位,则陛下一阶耳。” |
| 58、官偪民反 | 见“官逼民反”。 | |
| 59、进禄加官 | 谓进升官位增加俸禄。 | 《全元散曲·青玉案》:“万载标名麒麟阁,封妻荫子,进禄加官。” |
| 60、卖狱鬻官 | 狱:讼事;鬻:卖。收受贿赂,出卖官职爵位,徇私枉法。 | 《北史·魏咸阳王坦传》:“虽禄厚位尊,贪求滋甚,卖狱鬻官,不知纪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