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夫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1、独夫民贼 | 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 | 《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
| 2、贼夫人之子 | 贼:毁坏;夫:这,那。害了人家的儿子。对引导别人犯错误者的斥责。 |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 |
| 3、夫复何言 | 夫:语助词;复:再。还能再说什么呢。 | 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
| 4、嘴上功夫 | 指没有实际本事,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 |
| 5、夫贵妻荣 | 见“夫荣妻贵”。 | 唐·唐正辞《太子宾客赵夫人夏侯氏墓志》:“鱼轩象服,夫贵妻荣。” |
| 6、贪夫徇财 | 徇:通“殉”。徇财:不顾性命以求财。爱财的人愿意为了钱财而死。形容人爱财如命。 | 《鹖冠子 世兵》:“烈士徇名,贪夫徇财,至博不给,知时何羞。” |
| 7、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 | 铁杵:铁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铁棒槌也能磨成绣花针。比喻只要肯花力气,事情一定能成功 | 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
| 8、巾帼丈夫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有大丈夫气慨的女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你要算个智、仁、勇三者兼备的巾帼丈夫。” |
| 9、逐臭之夫 | 比喻嗜好怪癖,与众不同的人。 | 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人各有好尚,兰茝荪蕙之芳,众人之好好,而海畔有逐臭之夫。” |
| 10、匹夫怀璧 | 见“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 |
| 11、单夫只妇 | 单:单独;只:独。指仅有夫妻二人。 | 北朝·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红花蓝花栀子》:“当有小儿童女百十余群,自来分摘,正须平量中半分取,是以单夫只妇,亦得多种。” |
| 12、贩夫走卒 | 旧指小贩和差役。泛指旧社会里地位低下者。 | 阿英《吃茶文学论》:“若夫乡曲小子,贩夫走卒,即使在疲乏之余,也要跑进小茶馆去喝点茶。” |
| 13、一夜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 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 14、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 当:遮挡,阻挡。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 张天翼《儿女们》:“天门口是个要隘,非造门栅不可。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
| 15、草木愚夫 | 愚:愚蠢;愚夫:匹夫。像山野之中草木那样愚昧无知的人。也指粗俗平庸的百姓。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70回:“料你不过草木愚夫,识得什么天时人事。” |
| 16、一夫当关 | 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明史·外国传一·朝鲜》:“忠州左右乌、竹两岭,羊肠绕曲,有‘一夫当关’之险。” |
| 1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 | 清 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
| 18、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
| 19、五羖大夫 | 羖:公羊。特指春秋虞有贤才的大夫百里奚。 | 《史记·秦本纪》:“乃使人谓楚曰:‘吾媵臣百里奚在焉,请以五羖羊皮赎之。’……缪公大说,授之国政,号早曰‘五羖大夫’。” |
| 20、水磨工夫 | 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或耐心地做工作。 | 清 陈确《柬同志二首》:“学者且耐心于人伦事物,用些水磨工夫,他日经世之学,端不越此,又何性命之可言乎?” |
| 21、万夫不当之勇 | 当:抵挡。一万个人也抵挡不住。形容非常勇敢。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想关云长但上阵处,凭着他坐下马、手中刀、鞍上将,有万夫不当之勇。” |
| 22、一人善射,百夫决拾 | 古谚语,意思是为将者善战,其士卒亦必勇敢无前。比喻凡事为首者倡导于前,则其众必起而效之。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吴语》:“夫一人善射,百夫决拾,胜未可成也。” |
| 23、义夫节妇 | 义夫:指对妻子忠义的丈夫;节妇:指坚守节操,丈夫死后不再改嫁的妇女。指遵守礼教的男女。 | 《周书·宣帝纪》:“孝子顺孙,义夫节妇,表其门闾,才堪任用者,即宜申荐。” |
| 24、贩夫贩妇 | 旧称小商小贩。 | 《周礼·地官·司市》:“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
| 25、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 荷:扛;戟:古兵器。一个人把着关口,一千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易守难攻。 | 《晋书·羊祜传》:“蜀之为国,非不险也,高山寻云霓,深谷肆无景,数马悬车,然后得济,皆言‘一夫荷戟,千人莫当’。” |
| 26、夫妇反目 | 反目:翻眼相看,不和睦。指夫妻吵架不和。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自此谭、巫夫妇反目难以重好。” |
| 27、夫子自道 | 指本意是说别人好处,而事实上却正道着了自己。也用在不好的一面,意思是指摘别人,却正指摘了自己。 | 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子曰:‘君子有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
| 28、夫己氏 | 指那个人。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文公十四年》:“终不曰公,曰夫己氏。” |
| 29、压寨夫人 | 指山寨头领的妻子。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如今孙飞虎将半万贼兵围住寺门,道你‘眉黛青颦,莲脸生春,似倾国倾城的太真’,要掳你做压寨夫人。” |
| 30、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 | 事:侍奉,服侍。忠义之臣,不奉事两个朝代的君主;贞节的妇女,不再嫁第二个丈夫。指忠诚不二。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
| 31、夫荣妻贵 | 荣:本指草木茂盛;比喻兴盛显达。丈夫荣耀显达;妻子也跟着尊贵起来。 | 《仪礼 丧服》:“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
| 32、烈女不更二夫 | 烈女:刚正有节操的女子。贞烈的妇女不嫁第二个丈夫。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夫人怒欲悔亲,依旧要将莺莺与郑恒,焉有此理?道不得个‘烈女不更二夫’。” |
| 33、田夫野叟 | 乡间农夫,山野父老。泛指民间百姓。 | 宋·曾巩《福州拟贡荔枝状》:“其尤殊绝者,则抑于下土,使田夫野叟往往属厌,而大官不得献之于陛下。” |
| 34、村夫俗子 | 指粗野鄙俗的人。 | 清 李渔《风筝误 鹞误》:“我虽然不识字,不晓得诗的好歹,只是写得这几行子出的,也不是个村夫俗子了。” |
| 3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 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 36、夫妻店 | 由夫妇两人经管的小店铺,借指夫妻两人控制某单位,变公为私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8章:“这是老规矩,也是这个夫妻店所能提供的最好的吃喝了。” |
| 3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意思是山势又高又险,一个人把着关口,一万个人也打不进来。形容地势十分险要。 | 唐 李白《蜀道难》诗:“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
| 38、男子汉大丈夫 | 指志向高远有所作为的男人。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6回:“男子汉大丈夫,休说那三绺梳头、两截穿衣、戴鬄髻的话头。” |
| 39、夫倡妇随 | 见“夫唱妇随”。 | 语出《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唱,一本作“倡”。 |
| 40、水磨功夫 | 掺水细磨。比喻周密细致的工夫。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5卷:“须用些水磨功夫撩拨他,不怕不上我的钩儿。” |
| 41、迂夫子 | 迂腐的书呆子。 | 朱自清《论书生的酸气》:“人们常说‘书呆子’、‘迂夫子’、‘腐儒’、‘学究’等,都是嘲讽书生的。” |
| 42、肉眼凡夫 | 肉眼:佛经中说有,天、肉慧、法佛五眼,肉眼为肉身之眼,也泛指俗眼;凡夫:指凡人。指尘世平常的人。 | 元 范子安《竹叶舟》第一折:“这都是神仙骨,不似你肉眼凡夫。” |
| 43、一夫之用 | 谓仅能当一人之用,而无兼人之能。 | 《后汉书·冯异传》:“异一夫之用,不足为强弱。” |
| 44、一夫得道,九族升天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 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九回:“我听说一夫得道,九祖升天,那有个九族升天之说吗?” |
| 45、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指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同“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 宋 苏轼《讲田友直字序》:“韩城田益,字迁之。黄庭坚以谓不足以配名,更之曰友直……何独取诸此?某曰: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 |
| 46、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 指用重金悬赏,就会有勇于出来干事的人。 | 《后汉书 耿纯传》:“重赏甘饵,可以聚人者也。”李贤注引《黄石公记》:“芳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死夫。” |
| 47、一勇之夫 | 只有勇力而无智慧的人。 | 元·无名氏《连环计》第四折:“我两个无过是一勇之夫,但有出力去处,自当效命,生死不辞。” |
| 48、十夫楺椎 | 谓十个人的力量能使椎弯曲。椎,槌。比喻人多力大,足以改变原状。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闻三人成虎,十夫楺椎,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
| 49、心雄万夫 | 形容极有抱负,气概不凡。 |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
| 50、枉费工夫 | 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形容徒劳无益。 |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5卷:“如今要下功夫,且须端庄存养,独观昭旷之原,不须枉费工夫,钻在纸上语。” |
| 51、夫妻无隔宿之仇 | 宿:夜。夫妻之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形容夫妻间的恩怨容易化解。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夫妻无隔宿之仇’,我怪你怎的?” |
| 52、女中丈夫 | 指女子中有男子气概的人。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虽说你是个女中丈夫,是你去毕竟停当。只是万里程途,路上恐怕不便。” |
| 53、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欢喜不尽,暗说道:‘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
| 54、贞夫烈妇 | 贞:坚贞。封建社会对保持操守贞节而宁死不屈的男子和妇女的美称。 | 《敦煌变文集·秋胡变文》:“我闻贞夫烈妇,自古至今耳闻,今日目前交见。” |
| 55、騃童钝夫 | 指愚昧笨拙的人。 | 清 刘大櫆《乌程闵君墓志铭》:“又善于诱掖,其言批豁畅朗,支分族解,騃童钝夫闻之,咸如梦寐惊觉。” |
| 56、愚夫蠢妇 | 见“愚夫愚妇”。 | 《淮南子·本经训》:“愚夫蠢妇皆有流连之心,凄怆之志。” |
| 57、村野匹夫 | 村野:荒村山野。匹夫:平民百姓。旧指没有知识、没有地位的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马超曰:‘吾家屡世公侯,岂识村野匹夫。’” |
| 58、愚夫俗子 | 愚昧凡俗的人。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3回:“只见街坊上,士农工商,文人墨客,愚夫俗子,齐咳咳都道:‘看抛绣球去也!’” |
| 59、露水夫妻 | 指暂时结合的非正式夫妻;亦指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露水夫妻乃前世定的,只要自己谨慎些儿就是了。” |
| 60、怨女旷夫 | 指没有配偶的成年男女。 | 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内无怨女,外无旷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