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复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复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无往不复谓未有往而不返的。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2、三复白圭《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3、反来复去来回翻动。形容多次重复。梁斌《红旗谱》第三卷:“江涛反来复去,看了又看。”
4、东山复起同“东山再起”。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5、旧念复萌萌:开始,发生。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明·汪廷讷《狮吼记·摄对》:“此妇今虽放回,恐其旧念复萌,为害不小。”
6、复子明辟辟:国君。称帝王复位,重新掌权。《尚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
7、复礼克己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晋书·李充传》:“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复礼克己。”
8、复旧如初复:恢复;如:像,好像。恢复旧的,就像当初一样。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巴的到祖贯乡闾,我只道认着了伯娘伯父,便欢然复旧如初。”
9、反吟复吟迷信说法,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指象征婚姻难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功名上早则不遂心,婚姻上更反吟复吟。”
10、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11、七日来复《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12、夫复何言夫:语助词;复:再。还能再说什么呢。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13、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14、失而复得失:遗失,丧失。失去而又得到。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15、故态复还见“故态复萌”。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16、亦复如此复:又,再。也是这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17、剥极将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18、旧态复萌旧态:老脾气,老样子;复:又;萌:发生。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明 梅鼎祚《玉合记 嗣音》:“不欺师父,韩郎遣信到此,不觉故态复萌,情缘难断。”
19、剥复之机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盛衰、消长的时机。《周易·杂卦》:“剥,烂也;复,反也。”
20、剥极必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21、复蹈前辙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22、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去而复来。形容不断反复。循环:沿环行走;无始无终。唐 李华《祭亡友故扬州功曹萧公文》:“古称管鲍,今则萧李,有过必须,无文不讲,知名当世,实赖吾人。循环往复,何日亡此。”
23、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
24、三翻四复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25、死而复生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三国 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26、故态复萌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唐 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27、虽覆能复覆:翻倒;复:复原。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鬼谷子 飞箝》:“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覆,不失其度。”
28、聊复尔尔姑且如此而已。同“聊复尔耳”。明 刘璋《凤凰池》第一回:“那万生舞罢了,轻轻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没一个不喝采。云生也大叫道:‘神乎技矣!’万生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29、日复一日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30、反复推敲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31、兴复不浅兴:兴趣;复:双重。兴趣很浓。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公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32、翻来复去翻:翻转。形容做事多次重复。宋·朱熹《朱子全书性理·理》:“横说世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复去说都如此。”
33、单复之术术:手段、策略。指军事上的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术。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知无古人单复之术,加卒奉大略。”
34、重山复水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宋·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
35、反阴复阴迷信说法,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指象征婚姻难成。元·关汉卿《调风月》第四折:“今年见吊客临,丧门聚,反阴复阴,半载其余。”
36、返来复去谓多次重复。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五章:“说醒着吧,他又神志不清,脑子里总是:黑马——白占魁——农业社,农业社——白占魁——黑马,返来复去地兜得他秃顶脑袋疼了起来。”
37、蝉联往复蝉联:连续相承。接连不断地反复重演。梁启超《新民说》:“故扰乱之种子不除,则蝉联往复之破坏,终不可得免。”
38、一日三复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39、终而复始不断地循环往复。《淮南子 说山训》:“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
40、山复整妆明月高悬,青山辉映,更为秀丽,如同重整妆饰。
41、无以复加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42、山重水复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3、番来复去番:通“翻”。形容多次重复。也形容不断地翻动身体。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却说皮氏这一夜等赵昂不来,小段名回后,老公又睡了。番来复去,一夜不曾合眼。”
44、重山复岭谓山峦重迭层接。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45、死灰复燎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又;燎: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清·豚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
46、死而复苏复:又,再;苏:醒过来。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宋·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地狱百毒,汤镬锉硾,随索随见,鬼形糜碎,死而复苏屡矣。”
47、平复如故平复:痊愈复原。形容病愈康复。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弟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48、沓冈复岭谓冈峦重沓。
49、循环反复周而复始,反复出现或进行。唐·罗隐《汉铙歌·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复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规。”
50、余烬复燃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同“死灰复燃”。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回:“复从火后创出奇论,几使余烬复燃,烧天灼地。”
51、官复原职复:恢复。重新担任原来的官职。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4回:“倪继祖官复原职。欧阳春义举无事。”
52、万劫不复永远不能恢复。万劫: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指万世;永远。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53、复蹈其辙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54、得而复失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55、顾复之恩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56、遝冈复岭指冈峦重沓。
57、剥极则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58、死灰复燃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59、楚弓复得喻失物复得。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60、鄙吝复萌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