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成语组词有关复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复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成语 解释 出处
1、反复不常反复:颠过来倒过去。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状态,形容情况变来变去没有定准。宋·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人疑其反复不常,而末如之何。”
2、故态复还见“故态复萌”。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3、日复一日复:再,又。过了一天又一天。比喻日子久,时间长。也形容光阴白白地过去。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光武帝纪下》:“天下重器,常恐不任,日复一日,安敢远期十岁乎?”
4、七日来复《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5、循环反复周而复始,反复出现或进行。唐·罗隐《汉铙歌·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复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规。”
6、亦复如此复:又,再。也是这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7、万劫不复永远不能恢复。万劫: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指万世;永远。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8、复礼克己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晋书·李充传》:“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复礼克己。”
9、否终复泰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10、山复整妆明月高悬,青山辉映,更为秀丽,如同重整妆饰。
11、平复如故平复:痊愈复原。形容病愈康复。汉·韩婴《韩诗外传》第十卷:“弟父之为医也,以莞为席,以刍为狗,北面而祝之,发十言耳,诸扶舆而来者,皆平复如故。”
12、髀肉复生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13、番来复去番:通“翻”。形容多次重复。也形容不断地翻动身体。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4卷:“却说皮氏这一夜等赵昂不来,小段名回后,老公又睡了。番来复去,一夜不曾合眼。”
14、复旧如新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15、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去而复来。形容不断反复。循环:沿环行走;无始无终。唐 李华《祭亡友故扬州功曹萧公文》:“古称管鲍,今则萧李,有过必须,无文不讲,知名当世,实赖吾人。循环往复,何日亡此。”
16、故态复萌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唐 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17、苍黄反复苍:青色。反复:颠过来倒过去。青的一会儿变成黄的,黄的一会变成青的。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亦作“苍黄翻复”。
18、死而复生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三国 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19、反吟复吟迷信说法,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指象征婚姻难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功名上早则不遂心,婚姻上更反吟复吟。”
20、旋复回皇旋复:回旋往复;回皇:盘旋,回转。形容乐声的回旋往复、抑扬髙下。汉·马融《长笛赋》:“泛缆溥漠,浩浩洋洋,长远广引,旋复回皇。”
21、翻复无常变化无常,说变就变。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当年翻复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22、旧病复发比喻老毛病又犯了。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倒也罢了;只是他在家里说着好听,到了外头,旧病复发,难拘束他了。”
23、剥极将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24、剥复之机剥复:《周易》的二卦名,剥落与来复;机:时机。盛衰、消长的时机。《周易·杂卦》:“剥,烂也;复,反也。”
25、聊复尔尔姑且如此而已。同“聊复尔耳”。明 刘璋《凤凰池》第一回:“那万生舞罢了,轻轻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没一个不喝采。云生也大叫道:‘神乎技矣!’万生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26、复蹈其辙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27、死灰复燎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又;燎: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清·豚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
28、反阴复阴迷信说法,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指象征婚姻难成。元·关汉卿《调风月》第四折:“今年见吊客临,丧门聚,反阴复阴,半载其余。”
29、虽覆能复覆:翻倒;复:复原。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鬼谷子 飞箝》:“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覆,不失其度。”
30、旧念复萌萌:开始,发生。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明·汪廷讷《狮吼记·摄对》:“此妇今虽放回,恐其旧念复萌,为害不小。”
31、夫复何言夫:语助词;复:再。还能再说什么呢。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32、正复为奇正:正常;奇:奇特。指事物相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转化,正常可变为奇特。春秋·楚·李耳《老子》第58章:“正复为奇,善复为袄。”
33、蝉联往复蝉联:连续相承。接连不断地反复重演。梁启超《新民说》:“故扰乱之种子不除,则蝉联往复之破坏,终不可得免。”
34、翻来复去翻:翻转。形容做事多次重复。宋·朱熹《朱子全书性理·理》:“横说世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复去说都如此。”
35、周而复生周:环绕一周;复:又。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西汉·司马迁《史记·律书》:“故曰音始于宫,穷于角;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
36、遝冈复岭指冈峦重沓。
37、山重水复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8、鄙吝复萌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39、周而复始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指循环往复。周:环绕一圈;复:又、再。《文子 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40、故态复作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41、光复旧京光复:恢复;旧京:故都。收得失去的国土或恢复原有的典章制度或事业。《晋书·桓温传》:“诚宜远图庙算,大存经略,光复旧京,疆理华夏。”
42、得而复失复:又,再。刚得到又失去了。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孔明变色曰:‘是何言也!得而复失,与不得同。公以此贺我,实足使我愧赧耳!’”
43、单复之术术:手段、策略。指军事上的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术。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知无古人单复之术,加卒奉大略。”
44、复蹈前辙蹈:踏上;前辙: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重新踏上先前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后汉书·窦武传》:“今不想前事之失,复循覆车之轨。”
45、失而复得失:遗失,丧失。失去而又得到。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46、无往不复谓未有往而不返的。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47、不复堪命指无法再活下去。《后汉书 庞参传》:“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因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
48、反来复去来回翻动。形容多次重复。梁斌《红旗谱》第三卷:“江涛反来复去,看了又看。”
49、官复原职复:恢复。重新担任原来的官职。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4回:“倪继祖官复原职。欧阳春义举无事。”
50、返来复去谓多次重复。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五章:“说醒着吧,他又神志不清,脑子里总是:黑马——白占魁——农业社,农业社——白占魁——黑马,返来复去地兜得他秃顶脑袋疼了起来。”
51、剥极必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52、重山复岭谓山峦重迭层接。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53、复子明辟辟:国君。称帝王复位,重新掌权。《尚书·咸有一德》:“伊尹既复政厥辟。”
54、终而复始不断地循环往复。《淮南子 说山训》:“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
55、死而复苏复:又,再;苏:醒过来。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宋·洪迈《夷坚丙志·九圣奇鬼》:“地狱百毒,汤镬锉硾,随索随见,鬼形糜碎,死而复苏屡矣。”
56、剥极则复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梁启超《中国积弱溯源论》:“抑闻大《易》之义,剥极则复,否极则泰。吾中国今日之弱,岂犹未极耶?思之思之。”
57、无以复加复:再。再也不能超过。指程度达到了顶点。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下》:“宜崇其制度,宣视海内,且令万世之后无以复加也。”
58、三复白圭《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59、余烬复燃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同“死灰复燃”。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五回:“复从火后创出奇论,几使余烬复燃,烧天灼地。”
60、三复斯言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极为重视。《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朱熹注:“《诗经·大雅·抑》之篇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一日三复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