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复的成语只列出前 60个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1、反复推敲 | 多次捉摸,选择最佳方案。 | 《诗话总龟》:“贾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又欲着‘推’字,炼之未定。” |
| 2、鄙吝复萌 | 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黄宪传》:“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 |
| 3、旋复回皇 | 旋复:回旋往复;回皇:盘旋,回转。形容乐声的回旋往复、抑扬髙下。 | 汉·马融《长笛赋》:“泛缆溥漠,浩浩洋洋,长远广引,旋复回皇。” |
| 4、复旧如初 | 复:恢复;如:像,好像。恢复旧的,就像当初一样。 | 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巴的到祖贯乡闾,我只道认着了伯娘伯父,便欢然复旧如初。” |
| 5、否终复泰 | 谓厄运终结,好运转来。 | 《晋书·庚亮传》:“实冀否终而泰,属运在今。” |
| 6、三翻四复 | 变化无常或反复多次。 | |
| 7、终而复始 | 不断地循环往复。 | 《淮南子 说山训》:“通于学者若车轴,转毂之中,不运于己,与之致千里,终而复始,转无穷之源。” |
| 8、复蹈其辙 | 蹈:踏上;辙:车轮辗过的痕迹。比喻不吸取教训,重犯错误。 | 《宋史·子砥传》:“今复蹈其辙,譬人畏虎,唁虎以肉,食尽终必食人。” |
| 9、死灰复燎 | 死灰:烧余的灰烬;复:又;燎:燃烧。冷灰重新烧了起来。比喻已经停止活动的事物又重新活动起来。 | 清·豚庐《童子军·逼狱》:“这个使不得,若非斩草除根,全消祸种,定要死灰复燎,自惹飞灾。” |
| 10、失而复得 | 失:遗失,丧失。失去而又得到。 | 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
| 11、死灰复燃 | 熄灭的火灰又燃烧起来。比喻已停止或消失的东西又重新活动起来。复:又。 | 宋 陈亮《谢曾察院启》:“劫火不烬,玉固如斯;死灰复燃,物有待尔。” |
| 12、三复白圭 | 《论语 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后因以“三复白圭”谓慎于言行。 | 《论语·先进》:“南容三复白圭,孔子以其兄之子妻之。”何晏集解引孔安国曰:“《诗》云:‘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南容读诗至此,三反复之,是其心慎言也。” |
| 13、反复无常 | 反复;颠过来倒过去;无常:没有常态。经常变化没有稳定的状态。形容变动不定或狡诈多变。 | 宋 陈亮《与范东叔龙图书》:“时事反复无常,天运所至,亦看人事对付如何。” |
| 14、虽覆能复 | 覆:翻倒;复:复原。虽然已经翻倒,但还能复原。后也指反复无常的手段。 | 《鬼谷子 飞箝》:“可引而反,可引而覆。虽覆能覆,不失其度。” |
| 15、剥极必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陈其美《致黄克强书》:“剥极必复,否极必泰,循环之理,不减毫发。” |
| 16、髀肉复生 |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阴御之。”裴松之注引晋 司马彪《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 |
| 17、打击报复 | 打击:攻击。用敌对的态度回击对方。 | 《人民日报》1988.12.31:“披露了我们向上级反映我店截留利润六十五万元的问题后,遭受打击报复的一些真相。” |
| 18、兴复不浅 | 兴:兴趣;复:双重。兴趣很浓。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公徐曰:‘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 |
| 19、沓冈复岭 | 谓冈峦重沓。 | |
| 20、山复整妆 | 明月高悬,青山辉映,更为秀丽,如同重整妆饰。 | |
| 21、苍黄翻复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
| 22、复旧如新 | 复:恢复;如:像。指恢复旧的,就像新的一样。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好山!自是那大圣回家,这几日,收拾得复旧如新。” |
| 23、旧念复萌 | 萌:开始,发生。旧时的念头或想法又重新发生。多指重犯旧时的缺点或错误。 | 明·汪廷讷《狮吼记·摄对》:“此妇今虽放回,恐其旧念复萌,为害不小。” |
| 24、聊复尔尔 | 姑且如此而已。同“聊复尔耳”。 | 明 刘璋《凤凰池》第一回:“那万生舞罢了,轻轻放在匣里,神色自若。那些看的人没一个不喝采。云生也大叫道:‘神乎技矣!’万生答道:‘未能免俗,聊复尔尔。’” |
| 25、顾复之恩 | 顾:回头看;复:反复。比喻父母养育的恩德。 | 《诗经·小雅·蓼莪》:“父兮生我,母兮鞠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
| 26、七日来复 | 《周易》复卦,主十一月。复卦六爻,第一爻为阳,其他五爻为阴,表示阴气剥尽阳气复生,称为“来复”。现常指一星期。 | 《易·复》:“反复其道,七日来复。” |
| 27、计无复之 | 指再无别的办法可想,不得不这样。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论》:“夫婢妾贱人感慨而自杀者,非能勇也,其计画无复之耳。” |
| 28、楚弓复得 | 喻失物复得。 |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 |
| 29、遝冈复岭 | 指冈峦重沓。 | |
| 30、反吟复吟 | 迷信说法,以人出生的年月日推算祸福和婚姻成败。指象征婚姻难成。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功名上早则不遂心,婚姻上更反吟复吟。” |
| 31、旧病复发 | 比喻老毛病又犯了。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8回:“哥哥果然要经历正事,倒也罢了;只是他在家里说着好听,到了外头,旧病复发,难拘束他了。” |
| 32、无往不复 | 谓未有往而不返的。谓事物的运动是循环反复的。 | 《易·泰》:“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孔颖达疏:“初始往者必将有反复也。” |
| 33、翻复无常 | 变化无常,说变就变。 | 南朝·梁·吴均《行路难》:“当年翻复无常定,薄命为女何必粗。” |
| 34、山重水复 | 谓山峦重迭,水流盘曲。 | 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 35、剥极将复 | 剥卦阴盛阳衰,复卦阴极而阳复。比喻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 清 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隋炀帝艳情篇什,同符后主,而边塞诸作,铿然独异,剥极将复之候也。” |
| 36、劬劳顾复 | 劬劳:劳累,操劳。顾复:照顾抚育。《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 | 《元史·后妃传一》:“钦为先皇太后,夙明壶则,克嗣徽音,辅佐先朝,有恭俭节用之实,诞育眇质,有劬劳顾复之思。” |
| 37、夫复何言 | 夫:语助词;复:再。还能再说什么呢。 | 汉·李陵《答苏武书》:“嗟乎子卿,夫复何言!” |
| 38、翻来复去 | 翻:翻转。形容做事多次重复。 | 宋·朱熹《朱子全书性理·理》:“横说世如此,竖说也如此。翻来复去说都如此。” |
| 39、一日三复 | 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 《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
| 40、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 41、亦复如此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 42、故态复还 | 见“故态复萌”。 | 唐·刘禹锡《砥石赋》:“故态复还,宝心再起。既赋形而终用,一蒙垢焉何耻?” |
| 43、光复旧物 | 光复:恢复;旧物:旧有的东西。指收复曾被敌人侵占的祖国山河。 | 宋 辛弃疾《美芹十论 自治》:“故臣愿陛下姑以光复旧物而自期,不以六朝之势而自卑。” |
| 44、复礼克己 | 克:克制,约束;克己:约束自己。指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 | 《晋书·李充传》:“室有善言,应在千里,况乎行止,复礼克己。” |
| 45、官复原职 | 复:恢复。重新担任原来的官职。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4回:“倪继祖官复原职。欧阳春义举无事。” |
| 46、循环反复 | 周而复始,反复出现或进行。 | 唐·罗隐《汉铙歌·芳树》诗:“春夏作头,秋冬为尾,循环反复无穷已,今生长短同一规。” |
| 47、万劫不复 | 永远不能恢复。万劫:佛家称世界从生成到毁灭的过程为一劫。万劫指万世;永远。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莫将等闲空过时光,一失人身,万劫不复,不是小事。” |
| 48、循环往复 | 周而复始;去而复来。形容不断反复。循环:沿环行走;无始无终。 | 唐 李华《祭亡友故扬州功曹萧公文》:“古称管鲍,今则萧李,有过必须,无文不讲,知名当世,实赖吾人。循环往复,何日亡此。” |
| 49、周而复始 | 绕完一圈;又从头开始。指循环往复。周:环绕一圈;复:又、再。 | 《文子 自然》:“十二月运行,周而复始。” |
| 50、反来复去 | 来回翻动。形容多次重复。 | 梁斌《红旗谱》第三卷:“江涛反来复去,看了又看。” |
| 51、东山复起 | 同“东山再起”。 | 明·张煌言《祭建国公郑羽长鸿逵文》:“悬拟壮猷,东山复起。夫何讣闻,遽骑箕尾?” |
| 52、年复一年 | 一年又一年。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每逢闲暇,无非敲枰相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也不知人间岁月几何。” |
| 53、故态复作 | 指旧的习气或毛病等又出现了。同“故态复萌”。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八大王》:“今老将就木,潦倒不能横飞,故态复作,我自不懈耳。” |
| 54、重山复岭 | 谓山峦重迭层接。 | 明·何景明《进舟赋》序:“予使于滇,行将万里,所越皆重山复岭,以舆以马,颠顿驰跋,而不任其劳。” |
| 55、死而复生 | 死去了又活过来。形容生命不息。 | 三国 魏 曹植《辩道论》:“方士有董仲君,有罪系狱,佯死数日,目陷虫出,死而复生,然后竟死。” |
| 56、一去不复返 | 复:重复。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不再重现。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 57、不复堪命 | 指无法再活下去。 | 《后汉书 庞参传》:“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田畴不得垦辟,禾稼不得收入,搏手因穷,无望来秋。百姓力屈,不复堪命。” |
| 58、单复之术 | 术:手段、策略。指军事上的正规作战及出奇制胜的战术。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周鲂传》:“臣知无古人单复之术,加卒奉大略。” |
| 59、克己复礼 | 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
| 60、返来复去 | 谓多次重复。 |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五章:“说醒着吧,他又神志不清,脑子里总是:黑马——白占魁——农业社,农业社——白占魁——黑马,返来复去地兜得他秃顶脑袋疼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