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牛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古代诸侯订立盟约,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国的代表拿着盛牛耳朵的盘子。故称主盟国为执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权威的地位。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哀公十七年》:“诸侯盟,谁执牛耳?”
例子:梁实秋《钱》:“我们从前金融执牛耳的大部分是山西人,票庄掌柜的几乎一律是老西儿。”
基础信息
拼音zhí niú ěr
注音ㄓˊ ㄋ一ㄡˊ ㄦˇ
繁体執牛耳
感情执牛耳是褒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英语bear the bell(be the acknowledged leader; occupy a leading position)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摩厉以需(意思解释)
- 过盛必衰(意思解释)
- 穷日落月(意思解释)
- 怜贫恤苦(意思解释)
- 驷马莫追(意思解释)
- 蓬门生辉(意思解释)
- 入室升堂(意思解释)
- 炊臼之戚(意思解释)
- 敦默寡言(意思解释)
- 抛声衒俏(意思解释)
- 心融神会(意思解释)
- 养虎伤身(意思解释)
- 扇枕温席(意思解释)
- 诛一警百(意思解释)
- 溢美之辞(意思解释)
- 年老龙钟(意思解释)
- 逐机应变(意思解释)
- 送往迎来(意思解释)
- 出奇划策(意思解释)
- 官事官办(意思解释)
- 神秘莫测(意思解释)
- 乐行忧违(意思解释)
- 切齿咬牙(意思解释)
- 渭浊泾清(意思解释)
- 溢美之言(意思解释)
- 噬脐何及(意思解释)
- 升山采珠(意思解释)
- 深奸巨猾(意思解释)
※ 执牛耳的意思解释、执牛耳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德胜头迴 | 德,通“得”。迴,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
| 侈纵偷苟 | 奢侈放纵,苟且偷生。 |
| 密约偷期 | 指相爱的男女秘密相会。 |
| 低头哈腰 | 指谦卑恭顺的样子。 |
| 夕阳古道 | 夕阳:傍晚的太阳。傍晚的太阳,古老的道路。比喻凄凉愁苦的景象。 |
| 诛心之论 | 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
| 三皇五帝 | 我们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三皇指燧人、伏羲、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
| 戴绿帽子 | 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 |
| 彼此一样 | 指两者完全一样。 |
| 袖手充耳 | 袖手:藏手于袖中;充耳:塞住耳朵。指不闻不问,漠然置之。 |
| 变化无穷 | 穷:尽;完;结束。变化多种多样;没有止境。 |
| 扫地俱尽 | 谓彻底干净,毫无存留。《汉书 魏豹田儋等传赞》:“用于贬义。秦灭六国,而上古遗烈扫地俱尽矣。”《晋书 儒林传序》:“惟怀逮愍,丧乱弘多,衣冠礼乐,扫地俱尽。”《隋书 高祖纪下》:“圣人遗训,扫地俱尽,制礼作乐,今也其时。” |
|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 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了事。 |
| 流水桃花 | 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
| 嗟来之食 | 嗟:不礼貌的招呼声。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 |
| 纶音佛语 | 比喻不由得不服从的话。 |
| 槁形灰心 |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 |
| 一觞一咏 | 觞:古代盛酒器,借指饮酒;咏:吟诗。旧指文人喝酒吟诗的聚会。 |
| 刀子嘴豆腐心 | 形容人说话尖刻,但心肠很软弱。 |
| 变古易常 | 改变过去的法制和习俗。 |
| 拍胸脯 | 表示负责,敢打包票。 |
| 悦近来远 | 使近者悦服,远者来归。 |
| 有才无命 | 有才能但遭遇不好。指不得志。 |
| 表里相合 | 表里:内外;合:协同。里外相互协同。 |
| 正儿巴经 | 亦作“正儿八经”。亦作“正二八摆”。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真正的;确实的。 |
| 情有独钟 | 钟:汇聚,专注。对某一事物特别喜欢。 |
| 恩同再生 | 恩:恩德。比喻恩情极大,像使自己再生一样。 |
| 不觉技痒 | 技:技艺。指具有某种技能的人,一遇机会,便情不自禁地想表现一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