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兽渡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后泛指修行。
出处:《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渡时,犹如香象,是故如来得名为佛。”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shòu dù hé
注音ㄙㄢ ㄕㄡˋ ㄉㄨˋ ㄏㄜˊ
繁体三獸渡河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施丹傅粉(意思解释)
 - 东西南北客(意思解释)
 - 有一无二(意思解释)
 - 割地称臣(意思解释)
 - 改步改玉(意思解释)
 - 朝飞暮卷(意思解释)
 - 白衣公卿(意思解释)
 - 焚巢荡穴(意思解释)
 - 韬光隐晦(意思解释)
 - 金瓶落井(意思解释)
 - 风行草偃(意思解释)
 -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意思解释)
 - 忠厚长者(意思解释)
 - 大恩大德(意思解释)
 - 巧妙绝伦(意思解释)
 - 濮上桑间(意思解释)
 - 一把死拿(意思解释)
 - 忍俊不住(意思解释)
 - 笔下留情(意思解释)
 - 一夜夫妻百日恩(意思解释)
 - 六朝脂粉(意思解释)
 - 节变岁移(意思解释)
 - 触目经心(意思解释)
 - 巴山蜀水(意思解释)
 - 尻舆神马(意思解释)
 - 荆人涉澭(意思解释)
 -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解释)
 - 扪虱而谈(意思解释)
 
※ 三兽渡河的意思解释、三兽渡河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 一旦掌了权,就发号施令,指手画脚。 | 
| 捻神捻鬼 | 形容惊慌害怕的样子。 | 
| 不可胜举 | 无法一一列举。形容数量、种类很多。 | 
| 学贯中西 | 形容中文、外语都十分好。 | 
| 攀龙附凤 | 附:接触、依附。比喻巴结或投靠有权势声望的人。 | 
| 开门见山 | 打开门就看见山。喻指说话作文;一开始就入正题;不绕弯子。 | 
| 费尽心思 | 心思:计谋。挖空心思,想尽办法。形容千方百计地谋算。 | 
| 本位主义 | 为自己所在的小单位打算而不顾整体利益的思想作风。 | 
| 壮气吞牛 | 形容气势雄壮远大。 | 
| 迩安远至 | 迩:近处。指近处的人安乐,远处的人来归附。形容政治清明。 |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 死脑瓜骨 | 不开通。 | 
| 迷而不反 | 迷路后不知回来。比喻犯了错误不知改正。 |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心里非常想做;可是力量不够。 | 
| 识文断字 | 知晓文字。 | 
| 训练有素 |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 
| 素昧平生 | 一向不了解。指与某人从来不认识。素:从来;昧:不明白;不了解。 | 
|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 将:将领;受:接受。将领远征在外可以相机作战,不必事先请战或等待君主的命令再战。 | 
| 自暴自弃 | 自己糟蹋自己;自己鄙弃自己。形容不知自爱;甘于落后。暴;糟蹋;弃:鄙弃。 | 
| 拨云见日 |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 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 经帮纬国 | 经、纬:本指丝织物的纵线和横线,引申为治理、规划;邦:国家。指治理国家。 | 
| 烽火连年 | 烽火: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比喻战火或战争。指战火连年不断。 | 
| 斩草除根 | 斩:砍断;斩草:割草;除:去掉。割草要把草根彻底除掉。比喻除去祸根;不留后患。 | 
| 改过迁善 | 改正错误,变成好的。指去恶就善。 | 
| 坐薪悬胆 | 坐卧在柴草上,悬胆尝其味。比喻刻苦自励,奋发图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