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奚举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午:祁奚之子。祁奚推荐自己的儿子。指举贤不避亲,客观公正。亦作“祁奚举子”。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例子: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马援得璘能耀武,毕竟孙贤;祁奚举午不避亲,皆因子肖。”
基础信息
拼音qí xī jǔ wǔ
注音ㄑ一ˊ ㄒ一 ㄐㄨˇ ㄨˇ
繁体祁奚舉午
感情祁奚举午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用人。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貂裘换酒(意思解释)
- 忻忻得意(意思解释)
- 可发一噱(意思解释)
- 躬蹈矢石(意思解释)
- 风成化习(意思解释)
- 公平正直(意思解释)
- 浪迹天涯(意思解释)
- 当门抵户(意思解释)
- 口轻舌薄(意思解释)
- 河东狮吼(意思解释)
- 惊世绝俗(意思解释)
- 柔中有刚(意思解释)
- 儿童之见(意思解释)
- 一山不藏二虎(意思解释)
- 瑟调琴弄(意思解释)
- 刨根究底(意思解释)
- 恫疑虚喝(意思解释)
- 长娇美人(意思解释)
- 坠欢可拾(意思解释)
- 秦庭之哭(意思解释)
- 闲言淡语(意思解释)
- 酒绿灯红(意思解释)
- 不矜不伐(意思解释)
- 柴毁灭性(意思解释)
- 栩栩欲活(意思解释)
- 袭冶承弓(意思解释)
- 着于竹帛(意思解释)
- 学际天人(意思解释)
※ 祁奚举午的意思解释、祁奚举午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带河厉山 | 带:衣带;河:黄河;厉:通“砺”,磨刀石;山:泰山。黄河细得像条衣带,泰山小得像块磨刀石。比喻国基久远,国祚长久。 |
自有公论 | 指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然会有评论。 |
河水不犯井水 | 比喻互不干犯。 |
肯堂肯构 | 堂:立堂基;构:盖屋。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后反其意而用之,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 |
披榛采兰 | 披:拔开;榛:丛生的荆棘。拨开荆棘,采摘兰草。比喻选拔人才。 |
无庸置辩 |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用不着争辩。 |
绿惨红愁 | 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
长揖不拜 | 揖、拜:旧时的拱手、磕头礼。对长者或尊者只弯腰行拱手礼,不跪拜磕头。旧时指相见时态度不恭,为人高傲。 |
一致百虑 | 一致:趋向相同;百虑:各种考虑。趋向虽然相同,却有各种考虑。儒家指虑虽种种,理归于一。 |
向平之愿 | 向平:即东汉时向长,字子平。向平的心愿。指子女婚嫁之事。 |
烂若披锦 | 形容文辞华丽。 |
病急乱求医 | 病情危急不审医术好坏就去就诊。比喻事势危急盲目求援。 |
跋前踕后 | 同“跋胡疐尾”。比喻进退两难。 |
牵强附合 | 犹言牵强附会。 |
战战栗栗 | 见“战战栗栗”。 |
重重叠叠 | 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或指反反复复。 |
虚名在外 | 虚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名声。在外界有一个虚而不实的名声。 |
不可以道里计 | 计:计算。不能用里程来计算。形容程度相差很大。 |
犒赏三军 | 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
瓜田之嫌 | 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
飞蛾投焰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像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劳逸结合 | 逸:原指安乐;安闲。这里指休息。工作和休息相结合。指既要积极工作;又要适当休息。 |
喃喃细语 | 形容小声说话。 |
筑室反耕 | 筑:建造;反:通“返”,归返。指部队做长久驻扎的打算。 |
非日非月 | 非:不论;月:月夜。不论白昼或黑夜。形容不分昼夜。 |
布袋里老鸦 | 比喻虽然活着,但象死了一样。 |
衣香人影 | 衣服上的香气,人的影子。写女性的气息形体。 |
鸟惊鱼骇 | 像鸟、鱼那种受惊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