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撼石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不自量力。也比喻纹丝不动。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这行者即去拿瓶,——唉,莫想拿得他动。好像似蜻蜓撼石柱,怎生摇得半分毫?”
例子:清·吴璿《飞龙全传》第36回:“指望按倒了好绑缚,不想蜻蜓撼石柱一般,动也不动。”
基础信息
拼音qīng tíng hàn shí zhù
注音ㄑ一ㄥ ㄊ一ㄥˊ ㄏㄢˋ ㄕˊ ㄓㄨˋ
感情蜻蜓撼石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不自量力。
近义词蚍蜉撼大树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细入毫芒(意思解释)
 - 祸稔恶积(意思解释)
 - 硬骨头(意思解释)
 - 感激不尽(意思解释)
 - 奇文瑰句(意思解释)
 - 信赏必罚(意思解释)
 - 贫不学俭(意思解释)
 - 瞎子摸鱼(意思解释)
 - 言不诡随(意思解释)
 - 长乐未央(意思解释)
 - 逾闲荡检(意思解释)
 - 面折廷争(意思解释)
 - 与世沉浮(意思解释)
 - 附赘县疣(意思解释)
 - 以华制华(意思解释)
 - 学如登山(意思解释)
 - 裁书叙心(意思解释)
 - 虎咽狼吞(意思解释)
 - 进退唯谷(意思解释)
 - 炊沙作饭(意思解释)
 - 肉山脯林(意思解释)
 - 不存不济(意思解释)
 - 迁善黜恶(意思解释)
 - 妙语解颐(意思解释)
 - 面如死灰(意思解释)
 - 锦囊还矢(意思解释)
 - 旱涝保收(意思解释)
 - 无奇不有(意思解释)
 
※ 蜻蜓撼石柱的意思解释、蜻蜓撼石柱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洗心革面 | 洗心:消除邪恶的思想;革面:改变旧的面目。比喻彻底悔改;重新做人。 | 
| 引吭高歌 | 引:拉;伸;吭:喉咙;嗓子。放开噪子;大声歌唱。 | 
| 声势浩大 | 浩:广大。声威和气势非常浩大。 | 
| 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 | 一次被蛇咬了,看见井边断了的绳子也害怕。比喻在某事上吃了苦头,以后碰到类似的情况也会害怕。 | 
| 引狼入室 | 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 | 
| 乐而不淫 | 快乐而不放荡。 | 
| 克己奉公 | 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 | 
| 成年累月 | 一年又一年,一月又一月。形容时间长久。 | 
| 言笑晏晏 | 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 
| 坚韧不拔 | 拔:动摇;改变。形容意志坚定顽强;不可动摇。 | 
| 格杀勿论 | 格:打;格杀:打死;勿论:不论罪。指把拒捕、行凶或违反禁令的人当场打死而不以杀人论罪。 | 
| 娇生惯养 | 娇:宠爱。惯:姑息。从小受到长辈过分的宠爱和姑息。 | 
| 寒冬腊月 | 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 
| 收锣罢鼓 | 停止敲击锣鼓。比喻结束,结尾。 | 
| 留后路 | 比喻办事时为防失败而预留退路。 | 
| 士饱马腾 | 军粮充足,士气旺盛。 | 
| 触类旁通 |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互相贯通。指掌握或懂得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了解和掌握同类的其它事物。 | 
| 起早贪黑 | 早起晚睡。形容人非常辛勤。 | 
| 文武全才 | 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能文能武。文:文才;武:武艺。 | 
| 擂天倒地 | 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 
| 道听途说 | 道、途:路。路上听说来的;又在路上传播。指随便传说不可靠的消息;或指没有根据的消息。 | 
| 量体裁衣 | 量:计量。根据自己的身体长短来裁衣服。比喻按具体情况办事。 | 
| 青面獠牙 | 青面:靛青色的脸;獠牙:露在嘴外面的长牙。铁青的面孔上长着很长的牙齿。形容妖魔鬼怪狰狞可怖的面孔。 | 
| 一介书生 | 一介:一个。旧时读书人的自称或对普通读书人的雅称。 | 
| 死气沉沉 | 形容没有一点生气。有时也形容意志消沉;缺少活力。 | 
| 心血来潮 | 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来潮:潮水上涨。 | 
| 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怨 | 举:推荐。举荐身边的人,即使是亲属也不回避;举荐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敌也不躲开。形容办事公正无私 | 
| 别无选择 | 没有别的选择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