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修外攘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对内整治国政,对外抵御敌人。修亦作“修”。
出处:宋·胡锜《拟力田诒》:“顾惟礼耕义种之贤,足副内修外攘之志。”
例子:明·张纶《林泉随笔》:“观于《垂拱》《奏札》二篇及《戊午谠议序》,反复以天经地义内修外攘不可逆为言。”
基础信息
拼音nèi xiū wai rǎng
注音ㄋㄟˋ ㄒ一ㄡ ˙ㄨㄞ ㄖㄤˇ
繁体內修外攘
感情内修外攘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治政等。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跳梁小丑(意思解释)
 - 自以为是(意思解释)
 - 为蛇画足(意思解释)
 - 略胜一筹(意思解释)
 - 震撼人心(意思解释)
 - 家学渊源(意思解释)
 - 密不通风(意思解释)
 - 负债累累(意思解释)
 - 霜凋夏绿(意思解释)
 - 伴食中书(意思解释)
 - 打破沙锅问到底(意思解释)
 - 多事之秋(意思解释)
 - 外宽内深(意思解释)
 - 鞍前马后(意思解释)
 - 惊神泣鬼(意思解释)
 - 目不窥园(意思解释)
 - 身经百战(意思解释)
 - 吉人天相(意思解释)
 - 经国大业(意思解释)
 - 狼狈不堪(意思解释)
 - 未老先衰(意思解释)
 - 一抔黄土(意思解释)
 - 腹载五车(意思解释)
 - 伏尸流血(意思解释)
 - 大义凛然(意思解释)
 - 打情骂俏(意思解释)
 - 四面楚歌(意思解释)
 - 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意思解释)
 
※ 内修外攘的意思解释、内修外攘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忍耻偷生 | 忍受耻辱,苟且求生。同“忍垢偷生”。 | 
| 如风过耳 | 象风在耳边吹过一样。比喻漠不关心,不相关涉。 | 
| 后来者居上 | 后来的超过先前的。 | 
| 刘毅答诏 | 指敢于谏诤。 | 
| 辅牙相倚 |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 
| 见兔放鹰 | 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猎鹰追捕。比喻行动及时,适合需要。 | 
| 一无忌惮 | 忌惮:顾忌和畏惧。没有一点顾忌和害怕。 | 
| 嘉言善状 | 见“嘉言善行”。 | 
| 报效万一 |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 
| 缩手旁观 | 把手笼在袖子里在旁观看。比喻置身事外,不过问也不协助。 | 
| 越凡遗世 | 超越凡俗,脱离世俗社会。 | 
| 求志达道 | 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 一言半语 |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 
| 高爵显位 | 爵:爵位,官爵;显:显要,显赫。指官职很高,爵位显赫。 | 
| 靡衣偷食 | 靡:华丽;偷:苟且。美衣甘食,苟且偷生 | 
| 攀云追月 | 攀:攀附。攀援青云而上天。比喻仕宦登进。 | 
| 愧天怍人 | 怍:惭愧。对天对人,都感到惭愧。指做了亏心事无脸见人。 | 
| 无间是非 | 指不分别是非。 | 
| 冰山易倒 | 冰山遇到太阳就消溶,容易倒塌。比喻不能长久依赖的靠山。 | 
| 以一当百 | 当:抵得上。一个人抵挡百个人。形容军队英勇善战。 | 
| 奴颜婢色 | 犹言奴颜婢睐。 | 
| 国之干城 | 干城:批御敌的武器和工具,这里比喻捍卫者。国家主权的捍卫者。 | 
| 寤寐求之 | 比喻迫切地希望得到某种事物。 | 
| 一床锦被遮盖 | 比喻请求别人通融、庇护。 | 
| 若明若暗 | 好像明亮;又好象昏暗。比喻对情况的了解或对问题的认识不清楚。 | 
| 质非文是 |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 
| 轻于鸿毛 | 鸿毛:大雁的毛。比大雁的毛还要轻。比喻非常微小或毫无价值。 | 
| 缓辔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