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里针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绵:丝棉。棉絮里面藏着针。比喻外貌和善,内心刻毒或软中有硬;也比喻极其珍爱。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四折:“得了个纸条儿恁般绵里针,若见玉天仙怎生软厮禁?”
例子: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夫妇俩的交谈,针锋相对,而且是‘绵里针’,劲道暗藏着。”
基础信息
拼音mián lǐ zhēn
注音ㄇ一ㄢˊ ㄌ一ˇ ㄓㄣ
繁体綿裏針
感情绵里针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近义词绵里藏针
英语with an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恃才矜己(意思解释)
-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意思解释)
- 终非了局(意思解释)
- 逍遥自娱(意思解释)
- 侍执巾节(意思解释)
- 周穷恤匮(意思解释)
- 甄烦就简(意思解释)
- 雕甍画栋(意思解释)
- 移孝作忠(意思解释)
- 风餐雨宿(意思解释)
- 回天转地(意思解释)
- 一掷干坤(意思解释)
- 无所不及(意思解释)
- 遗惠馀泽(意思解释)
- 虎变龙蒸(意思解释)
- 瞻前忽后(意思解释)
- 翘足可待(意思解释)
- 求三拜四(意思解释)
- 穿花纳锦(意思解释)
- 殚心竭虑(意思解释)
- 附耳低语(意思解释)
- 小屈大申(意思解释)
- 怡性养神(意思解释)
- 重规叠矩(意思解释)
- 物阜民丰(意思解释)
- 非刑吊拷(意思解释)
- 尊古贱今(意思解释)
- 析毫剖厘(意思解释)
※ 绵里针的意思解释、绵里针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顺天恤民 | 顺:依顺,顺从;恤:体恤。顺应天意,体恤民众。 |
| 鱼龙百变 | 像鱼龙那样变化多端。 |
| 高谈虚论 | 高妙空洞、不切空际的议论。 |
| 白恰青衫 | 白恰:尖顶无檐的白布帽;青衫:青色袍衫。指没有取得功名的士人。 |
| 脚踏硬地 | 指实打实,十分稳靠。 |
| 众口纷纭 | 纷纭:多而姑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
| 报怨雪耻 | 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 |
| 针芥之契 | 同“针芥相投”。 |
| 百计千方 | 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
| 倏来忽往 | 倏:极快的;忽:突然。指来去迅速 |
| 枉费工夫 | 白白地耗费时间与精力。形容徒劳无益。 |
| 追魂夺魄 | 见“追魂摄魄”。 |
| 短吁长叹 | 吁:叹气。长声、短声不住地叹息不止。 |
| 青眼相加 | 青眼:眼睛平视。表示对人喜欢或尊敬。 |
| 舟水之喻 | 舟:船。对船和水的比喻,即水可以载舟,也可覆舟。老百姓可以帮助君王建立朝廷,也可以起来反抗推翻朝廷。 |
| 神飞色动 | 神:精神;色:脸色。脸上的表情极其生动焕发。 |
| 涤故更新 | 涤除陈旧,换上新的。 |
| 宿水飡风 | 同“宿水餐风”。 |
| 龙腾虎掷 | 同“龙腾虎蹴”。 |
| 三言两句 | 见“三言两语”。 |
| 补残守缺 | 残:残缺,不完整;缺:残破。舍不得扔下残缺陈旧的东西。形容思想保守。 |
| 摧山搅海 | 摧:毁坏;搅:搅动。能摧毁高山搅动大海。形容威力和声势很大。 |
| 崇本抑末 | 注重根本,轻视枝末。古代“本”多指农业,“末”多指工商业。 |
| 蛛网尘埃 | 挂着的蜘蛛网,堆积的灰尘。形容生活窘困。 |
| 毕雨箕风 | 原指民性如星,星好风雨,比喻庶民喜好人主的恩泽。后为颂扬统治者普施仁政之词。 |
| 孤秦陋宋 | 孤:孤立;陋:鄙陋。孤立的秦朝,鄙陋的宋朝。指制定了在于企图巩固而结果却削弱了中央政权的错误方针。 |
| 阴险歹毒 | 指人心黑手辣。 |
| 画栋飞甍 | 有彩绘装饰的屋梁,高耸的屋脊。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