抉瑕掩瑜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瑕:玉上的斑点;瑜:玉石的光彩。故意挑剔玉上的斑点,埋没它的光彩。比喻刻意挑剔别人的缺点和短处,而抹煞其优点和长处。
出处:唐 严郢《驳议吕諲》:“今太常议荆南之政详矣……乃抉瑕掩瑜之论,非中适之言也。”
基础信息
拼音jué xiá yǎn yú
注音ㄐㄩㄝˊ ㄒ一ㄚˊ 一ㄢˇ ㄩˊ
感情抉瑕掩瑜是贬义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吹毛求疵。
近义词吹毛求疵、全盘否定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水木清华(意思解释)
- 见危授命(意思解释)
- 谢天谢地(意思解释)
- 不可思议(意思解释)
- 斗酒只鸡(意思解释)
- 亡国之音(意思解释)
- 草木皆兵(意思解释)
- 白首北面(意思解释)
- 以点带面(意思解释)
- 如醉如痴(意思解释)
- 温文尔雅(意思解释)
- 世人皆知(意思解释)
- 美益求美(意思解释)
- 奉公守法(意思解释)
- 自说自话(意思解释)
- 熟视无睹(意思解释)
- 可见一斑(意思解释)
- 辛辛苦苦(意思解释)
- 去泰去甚(意思解释)
- 堂堂正正(意思解释)
- 有口难开(意思解释)
- 灰头土脸(意思解释)
- 乐在其中(意思解释)
- 宝马香车(意思解释)
- 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意思解释)
- 无为自化(意思解释)
- 筑坛拜将(意思解释)
- 黄发鲐背(意思解释)
※ 抉瑕掩瑜的意思解释、抉瑕掩瑜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干名犯义 | 干犯名教和道义。 |
驰声走誉 | 名声传扬。 |
缊袍不耻 | 缊袍:以乱麻、乱棉絮制成的袍子,指穷人穿的衣服;耻:丢脸。虽穿得破,而不认为可耻。比喻人穷志不穷。 |
才大气高 | 气:气质。才能出众,意气高傲。 |
张脉偾兴 | 谓血管膨胀,青脉突起。张,通“胀”。《左传·僖公十五年》:“乱气狡愤,阴血周作,张脉偾兴,外强中干。”杜预注:“气狡愤于外,则血脉必周身而作,随气张动。”后以指因冲动而举措失宜。 |
冯唐头白 | 同“冯唐易老”。 |
宁媚于灶 | 媚:谄媚;灶:灶神。宁愿巴结灶神。比喻与其巴结职位高的人,不如笼络职位低但有实权的人。 |
无虑无思 | 犹言无忧无虑。 |
造作矫揉 | 犹言矫揉造作。 |
蓼虫忘辛 | 吃惯了蓼(一种有辣味的草)的虫子已经不感到蓼是辣的了。比喻人为了所好就会不辞辛苦。 |
主一无适 | 专一,无杂念。 |
切磋琢磨 | 切:指加工骨头;磋:指加工象牙;琢:指加工玉石;磨:指加工石头。原指对玉石、象牙等的细加工;现指讨论问题;取长补短。 |
幺么小丑 | 指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坏人。 |
孤独矜寡 | 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
置之不问 | 置:放着;之:代词。放在那儿不管。 |
才疏计拙 | 指才识疏浅,不善谋算。 |
祸从口出,病从口入 | 祸:灾祸。说话不小心就会招来灾祸,吃错东西就会生病。 |
高才卓识 | 见“高才远识”。 |
扫兴而回 | 扫兴:指情绪低落。指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而情绪低落。 |
送暖偷寒 | 见“送暖偷寒”。 |
横征苛役 | 谓滥收捐税,徭役严酷。 |
秉节持重 | 保持节操,谨慎稳重。 |
覆巢倾卵 | 覆:翻。翻倒鸟窝,破碎鸟蛋。比喻毁灭性的打击降临于众时,无一可以幸免。 |
亡国败家 | 指国家覆灭、家人离散。 |
使民以时 | 时:农时。执政者要按照农时使用民力。 |
饥冻交切 |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
汗血盐车 | 骏马拉运盐的车子。“汗血”,骏马。语出《史记·大宛列传》;“盐车”,语出《战国策·楚策四》:“夫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后以“汗血盐车”喻人才埋没受屈。 |
炙手而热 | 炙:烤。比喻权势大,气焰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