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仇举子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例子:唐·韩愈《送齐滜下第序》:“及道之衰,上下交疑,于是乎举仇举子之事,载之传中而称美之,而谓之忠。”
基础信息
拼音jǔ chóu jǔ zǐ
注音ㄐㄨˇ ㄔㄡˊ ㄐㄨˇ ㄗˇ
感情举仇举子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反义词任人唯亲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侧足而立(意思解释)
- 七穿八烂(意思解释)
- 以水济水(意思解释)
- 好汉惜好汉(意思解释)
-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意思解释)
- 兵败将亡(意思解释)
- 平地波澜(意思解释)
- 神驰力困(意思解释)
- 一狐之腋(意思解释)
- 朽索驭马(意思解释)
- 沿流讨源(意思解释)
- 驴唇不对马口(意思解释)
- 暧昧之情(意思解释)
- 区区小事(意思解释)
- 龙章凤姿(意思解释)
- 百感交集(意思解释)
- 安堵乐业(意思解释)
- 因敌为资(意思解释)
- 龙章凤彩(意思解释)
- 锥刀之利(意思解释)
- 束蕴请火(意思解释)
- 寸心千古(意思解释)
- 恃勇轻敌(意思解释)
- 析交离亲(意思解释)
- 扶摇万里(意思解释)
- 长目飞耳(意思解释)
- 瑜不揜瑕(意思解释)
- 鹰化为鸠,众鸟犹恶其眼(意思解释)
※ 举仇举子的意思解释、举仇举子是什么意思由泰达成语网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磨昏抉聩 | 抉:撬开;聩:糊涂。启发教育愚昧糊涂的人。 |
海沸山崩 | 海水沸腾,山石崩塌。比喻变化巨大。亦作“海沸山摇”。 |
浮收勒索 | 见“浮收勒折”。 |
如花似朵 | 犹言如花似玉。 |
时清海宴 | 时世清平,四方安定。 |
絺句绘章 | 雕琢文辞,修饰章句。 |
丰屋延灾 | 见“丰屋生灾”。 |
打滚撒泼 | 躺倒在地上打滚,嘴里骂着泼辣的话。亦作“撒泼打滚”。 |
拔地参天 | 拔地:从地面上陡然耸立。参天:高耸到空中。形容高大和气势雄伟。同“拔地倚天”。 |
撞钟舞女 | 撞钟:奏乐;舞女:伴以美女跳舞。形容恣意行乐的生活。 |
以石投卵 | 见“以碫投卵”。 |
怀璧为罪 | 璧:宝玉。身藏宝玉,因此获罪。比喻有才能而遭忌妒、迫害。 |
恨海难填 | 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
衣食饭碗 | 比喻赖以生存的职业或技能等。 |
戎马生郊 | 《老子》:“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陈鼓应注:“生于郊,指牝马生驹犊于战地的郊野。”意谓国家政治不上轨道,连怀胎的母马也用来作战。后以“戎马生郊”指战乱不断。 |
总角之好 | 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
如花似月 | 见“如花似玉”。 |
溯端竟委 | 谓寻求事情从头到尾的经过。 |
拊膺顿足 | 捶胸跺脚。形容哀痛之极。 |
见骥一毛 | 骥:千里马。只看见千里马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只了解事物的局部。 |
逾假不归 | 即假期已满而未归营。 |
生龙活现 | 形容描绘生动逼真 |
沿才授职 | 沿:顺着,按照;授:任命。按照人的才能授以相称的职务。 |
众目共视 |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到了。形容非常明显。同“众目共睹”。 |
赏劳罚罪 | 见“赏功罚罪”。 |
函盖干坤 | 佛教语。《五灯会元·云门偃禅师法嗣·德山缘密禅师》:“我有三句语示汝诸人:一句函盖乾坤,一句截断众流,一句随波逐浪。”原谓泯合无间。后指言语诗文契理或一心专志而绝无杂念。 |
洞见底蕴 | 洞:深入,透彻;底蕴:事物的内容。透彻地观察到事物的内容和内情。 |
缺吃短穿 | 指衣食困乏。同“缺吃少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