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成语故事


拼音 mó ér bù lín,niè ér bù zī

基本解释 磨了以后不变薄,染了以后不变黑。比喻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的影响。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磨而不磷,涅而不缁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在鲁国政坛遭到排挤后,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先后在卫国、宋国等没受到重视,在赴晋的途中,子路劝他不要去投奔赵鞅这种小人,孔子相信自己是君子,会“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不会玷污自己的名声的。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不识之无 唐 白居易《与元九书》:“仆始生六七月时,乳母抱弄于书屏下,有指‘无’字、‘之’字示仆者,仆虽口未能言,心已默识。”
言不尽意 《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是非只为多开口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40出:“一剑教伊死了休,黄泉路上必知羞,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
字里行间 南朝 梁 简文帝《答新渝侯和诗书》:“垂示三首,风云吐于行间,珠玉生于字里。”
敦诗说礼 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们还能指摘什么?”
大展经纶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先取荆州后取川,大展经纶补天手。”
春色撩人 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群英会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
鸥波萍迹 清·王士慎《池北偶谈·谈献二·王公家书》:“事在身外,身在世外,鸥波萍迹,足寄此生。”
茹毛饮血 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未有火化,食草木之食,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