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融泄泄的成语故事


拼音 róng róng xiè xiè

基本解释 融融:和乐的样子;泄泄:同“洩洩”,笑语杂沓的样子。形容大家在一起融洽愉快。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泄泄。’”


融融泄泄的典故

春秋时期,郑武公死后由大儿子寤生继位成郑庄公,他听信母后的要求将京城封给弟弟共叔段。段仗着母后的宠信想起兵造反。郑庄公派兵镇压,他恨母后武姜说到黄泉才能相见,后悔话说得太绝,命人挖地道去见母后,两人心头都融融泄泄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鸟哭猿啼 唐·王维《能禅师碑》:“山崩川竭,鸟哭猿啼。”
文章魁首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通晓描鸾刺绣。”
混混噩噩 孙中山《建国方略 知行总论》:“三代以前,人类混混噩噩,不识不知,行之而不知其道。”
阿顺取容 《金史 本纪第六世宗》:“以辅朕之不逮,慎毋阿顺取容。”
安坐待毙 明 李贽《焚书 复邓鼎石》:“惟是世人无才无术,或有才术矣,又恐利害及身,百般趋避,故亦遂因循不理,安坐待毙。”
敦世厉俗 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欲兴利除害,则无其人,欲敦世厉俗,则无其具。”
楼台亭阁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5回:“除了楼台亭阁之外,单是厅堂,就有三十八处。”
分花约柳
不识好歹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摩肩擦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