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成语故事
拼音 yǐ zǐ zhī máo,gōng zǐ zhī dùn
基本解释 子:对别人的称呼;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挡住敌人刀箭的牌。比喻拿对方的观点、方法或言论来反驳对方。
出处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典故
战国时期,大思想家韩非子曾讲有一个卖矛和盾的人,见人推销他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矛,没有穿不透的东西;一会又向人推销他的盾是世界上最坚硬的盾,没有什么东西能戳穿它。人群中有人问他用他的矛戳他的盾,他只好落荒而逃。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重峦迭巘 | |
胡越之祸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是胡越起于毂下,而羌夷接轸也,岂不殆哉。” |
红豆相思 | 唐 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雍荣雅步 | 《魏书·世祖纪》:“古之君子,德成业就,才为世使。或雍荣雅步,三命而后至;或棲棲遑遑,负鼎而自达。” |
窝里反 | 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那一来变成‘窝里反’了,不好,不好。” |
撩云拨雨 | 明 徐复祚《投梭记 折齿》:“只亏你撩云拨雨不胡颜,我自有偷香手段,窃玉机关。” |
一毫不取 | 宋·洪迈《容斋三笔·贤士隐居者》:“周日章,信州永丰人。操行介洁……非其义一毫不取。” |
疑云满腹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五章:“那时我就怀疑:晚上行军,怎么可以打灯笼呢?自己疑云满腹,莫测玄奥。” |
追欢取乐 | 《宣和逸事》前集:“何况徽宗是个风流快活的官家,目见帝都景致,怎不追欢取乐。” |
木直中绳 | 战国·赵·荀况《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