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误再误的成语故事
拼音 yī wù zài wù
基本解释 一次错了;二次又错。形容不接受教训;屡犯错误。
出处 《宋史 魏王廷美传》:“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普曰:‘太祖已误,陛下岂容再误耶?’”
一误再误的典故
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遵守母命传位给三弟赵光义,即宋太宗。魏王赵廷美则是下一个接位的人选。他显得有些急不可待,宋太宗问宰相赵普如何处理。赵普说如果传位不传子而传弟就是一误再误了。宋太宗接机把赵廷美流放。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桃弧棘矢 | 《左传·昭公四年》:“桃弧棘矢,以除其灾。” |
| 无敌于天下 | 《孟子·公孙丑上》:“无敌于天下者,天吏也。” |
| 持螯把酒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载:晋代嗜酒的毕卓曾说:一手拿着蟹螯,一手捧着酒杯,便足以了一生。 |
| 纡青拖紫 | 汉 扬雄《解嘲》:“纡青拖紫,朱丹其毂。” |
| 天下无敌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
| 以讦为直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恶缴以为知者,恶不孙以为勇者,恶以讦为直者。” |
| 殷忧启圣 | 晋·刘琨《劝进表》:“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
| 缓急轻重 | 清·顾炎武《日知录》第七卷:“此又权于缓急轻重之间而为不得已之计也。” |
| 直言无讳 | 语出《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二》:“晏子相景公,其论人也,见贤而进士,不同君所欲;见不善而废之,不辟君所爱;行已而无私,直言而无讳。” |
| 胁肩低首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景帝前三年》:“功义如此,尚见疑于上,胁肩低首,累足抚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