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成语故事
拼音 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
基本解释 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出处 《论语 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典故
春秋时期,原壤的母亲病故,他并不痛苦反而唱歌。老友孔子认为他不懂礼法。后来他双腿伸长坐在席上等孔子到来,孔子责备他:少时不逊顺恭敬,长大没有可以称道的事情,到年老还不死就会变成害人的东西。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法外施仁 | 明 李清《三垣笔记 附识中》:“其驰驱通义一带,亦不无微劳可悯。乞皇上法外施仁,俯从部议。” |
| 相提并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
| 斗酒学士 | 《新唐书·王绩传》:“以前官待诏门下省,故事,官给酒三升。或问:‘待诏何乐邪?’答曰:‘良酝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一斗,时称‘斗酒学士’。” |
| 随声吠影 | 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谚曰: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
| 反裘负刍 | 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杂上二四》:“晏子之晋,至中牟,睹弊冠反裘负刍,息于涂侧者,以为君子也,使人问焉。” |
| 白旄黄钺 | 《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 秦·李斯《上书秦始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
| 枯燥无味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因此,群众就不欢迎他们枯燥无味的宣传,我们也不需要这样憋脚的不中用的宣传家。” |
| 大惊失色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
| 移花接木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同窗友认假作真,女秀才移花接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