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丸之地的成语故事
拼音 dàn wán zhī dì
基本解释 像弹子一样大的一块地方。形容地盘非常狭小。(弹丸:弹弓射击用的弹子)。
出处 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三》:“此弹丸之地,犹不予也,令秦来年复攻王,得无割其内而媾乎?”
弹丸之地的典故
战国时期,秦国出兵大败赵军,秦国要赵国割六座城池讲和。赵王向曾经担任秦国丞相的赵人楼缓请教,楼缓认为还是割地求和吧。谋士虞卿则认为秦军疲惫不宜再攻就不能割地。楼缓认为给了这六座弹丸之地可以换取来年的和平。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龙吟虎啸 | 唐 李颀《听安万善吹觱篥歌》:“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
| 不相闻问 | 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
| 归师勿掩,穷寇勿追 | 《孙子·军事》:“归师勿遏,师必阙,穷寇勿追。” |
| 边尘不惊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
| 冠履倒施 | 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
| 一往无前 | 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
| 邪说异端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8回:“鹏儿开口,即为高蹈之路。孩儿正脑着他入于邪说异端,母亲怎反奖起他来。” |
| 不令而信 | 春秋·齐·孙武《孙子·九地》:“不约而亲,不令而信。” |
| 涎脸饧眼 | 茅盾《虹》:“像卫队似的,梅女士前后左右总有四五个涎脸饧眼的恶少。” |
| 得其所哉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