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成语故事
拼音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tóng yōu xiāng jiù
基本解释 怜:怜惜。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奸臣费无极杀害郤宛全家。郤宛的亲戚伯暿听到消息,连夜逃到吴国,向吴王及伍子胥汇报此事。伍子胥说:“咱们一样有冤仇,你是否听过《河上歌》?这歌真让人有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之感。”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势倾朝野 | 《魏书 卢玄传》:“时灵太后临朝,黄门侍郎李神轨势倾朝野,求结婚姻。” |
| 高曾规矩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固传》:“商修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规矩。” |
| 吹大法螺 | 《妙法莲花经·序品》:“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
| 见钱眼红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8回:“其中最易辨的,就只那双贼眼,因他见钱眼红,所以易辨。” |
| 金革之声 |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四方无斗争金革之声。” |
| 纵目远望 | 唐·杜甫《登充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
| 自厝同异 | 《宋书 沈攸之传》:“卿忘廉、蔺、寇、贾之事邪?吾本以济国活家,岂计彼此之升降。且我能下彼,彼必不能下我,共济艰难,岂可自厝同异。” |
| 桀逆放恣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孔融列传》:“窃闻领荆州牧刘表桀逆放恣,所为不轨。” |
| 食箪浆壶 |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
| 丧伦败行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此亦系理数应然;只因你前生淫奔不才,使人家丧伦败行,故有此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