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成语故事
拼音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tóng yōu xiāng jiù
基本解释 怜:怜惜。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
出处 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的典故
春秋时期,楚国奸臣费无极杀害郤宛全家。郤宛的亲戚伯暿听到消息,连夜逃到吴国,向吴王及伍子胥汇报此事。伍子胥说:“咱们一样有冤仇,你是否听过《河上歌》?这歌真让人有同病相怜、同忧相救之感。”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唐·高武仲《中兴间气集》:“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 |
浮名虚誉 | 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三折:“欷歔,白发垂户老更癯,空有些浮名虚誉,不能够补衮衮朝班,则落的抱瓮村居。” |
问柳寻花 | 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对出郊外,问柳寻花到野亭。” |
马首欲东 |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
群起而攻之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鸠形鹄面 | 清 黄景仁《尹六丈为我作云峰阁图歌以为赠》:“弄君笔头随意之丹青,使我鸠形鹄面生光莹。” |
河鱼天雁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回:“意马心猿萦梦寐,河鱼天雁托音书。” |
流风遗躅 | 金·蔡松年《雨中花》词序:“方今天壤间,盖第一胜绝之境,有意十筑于斯,雅咏玄虚,不谈世事,起其流风遗躅。” |
精诚所至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贞心不寐,死后重谐。” |
刊心刻骨 | 闻一多《邓以蛰<诗与历史>题记》:“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博大精深。只要你肯埋着头,咬着牙,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