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安鸩毒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àn ān zhèn dú

基本解释 晏:安逸;鸩:传说中的毒鸟,用其羽毛泡酒,有剧毒。指贪图享乐等于喝毒酒自杀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宴安鸩毒,不可怀也。”


晏安鸩毒的典故

春秋时期,邢国遭到北方的狄人的侵略,其向齐国求救。相国管仲立即向齐桓公报告。齐桓公有些犹豫不决。管仲说:“我们对周公的后代不能不管,一个国家如果沉湎于安乐当中,就像鸩毒一样。”齐桓公决定发兵救邢国。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荒烟野蔓 宋·欧阳修《祭石蔓卿文》:“奈何荒烟野蔓,荆棘纵横。”
授柄于人 清·薛福成《创开中国铁路议》:“庶数年之后,可以自造自修,不至授柄于人。”
蹙国丧师 《晋书·陆晔、何充等传论》:“未有嘉谋善政,出总戎律,惟闻蹙国丧师,是知风流异贞固之才,谈论非奇正之要。”
铜壶刻漏 唐·温庭筠《鸡鸣埭歌》:“铜壶漏断梦初觉,宝马尘高人未知。”
拯危扶溺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73回:“岂有论道经邦之志,全无拯危扶溺之心。”
宅心知训 《尚书·康诰》:“汝丕远惟商者奇成人,宅心知训。”
根浅门微
运乖时蹇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十三回:“这是弟子运乖时蹇,异事非常。”
惊心丧魄 清·唐甄《潜书·远谏》:“诵吾之言,有不惊心丧魄、手战股栗者,非君也。”
至公无我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士大夫为吏者,当以至公无我处之,事自理,民自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