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于思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ú sī yú sī
基本解释 思:同腮;于思:鬓须茂盛的样子。指胡须长而多的人。
出处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宣公二年》:“于思于思,弃甲复来。”
于思于思的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和宋国发生了战争,宋军统帅华元在犒劳将士时忘记了自己的车夫羊斟。羊斟怀恨在心,驾着战车把华元送到敌营,华元被俘,后来他逃回宋国,去巡视修城墙工事,遭到民工的讥笑:“胡子满腮,于思于思,丢盔弃甲还挺神气!”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功成名就 |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 上无片瓦,下无插针之地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 群龙无首 | 《周易 乾》:“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 连编累牍 |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 |
| 兵荒马乱 | 明 李唐宾《梧桐叶》第四折:“不然,那兵荒马乱,定然遭驱被掳。” |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 投石问路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12回:“此名为‘投石问路’。下面或是有沟,或是有水,就是落在实地,再没有听不出来的。” |
| 仁义道德 | 唐·韩愈《原道》:“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 |
| 止沸益薪 | 明·李贽《为黄安二上人书》之三:“对高洁人谈高洁,已为止沸益薪,况高洁十倍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