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邻盗斧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í lín dào fǔ

基本解释 疑:怀疑;斧:斧头。怀疑邻居偷他的斧头。指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出处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疑邻盗斧的典故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认为是他邻居家的儿子偷去,就处处观察他的一言一行,觉得那人就是像偷了他的斧子一样。后来他在山谷里找到了遗忘的斧子。又碰到邻居的儿子,再留心他的一举一动,再也感觉不像偷斧子的人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膏腴子弟 南朝·梁·锺嵘《〈诗品〉序》:“于是庸音杂体,人各为容,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
横眉吐气 五代 齐己《轻薄行》:“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清辞丽曲 《宋书·谢灵运传》:“清辞丽曲,时发手篇。”
孟诗韩笔 唐·赵璘《因话录》第三卷:“韩文公与孟东野友善,韩公文至高,孟子长五言,时号孟诗韩笔。”
临难不避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奋勇争先 明·郭勋《英烈传》第35回:“那德胜奋勇争先,以一当百,杀的汉兵大败而奔。”
瘴雨蛮烟 宋 辛弃疾《满江红 送汤朝美自便归》词:“瘴雨蛮烟,十年梦,尊前休说。”
崟崎磊落 宋·吴埛《五总志》:“李白崟崎磊落。尝醉眠于酒市上,遽召见于沉香亭。”
漱石枕流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何所不为 《南史·孔琇之传》:“有小儿,年十岁,偷刈邻家稻一束,琇之付狱案罪,或谏之,琇之曰:‘十岁便能为盗,长大何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