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不及掩耳的成语故事


拼音 xùn léi bù jí yǎn ěr

基本解释 雷声来得非常快,连捂耳朵都来不及。比喻来势凶猛,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 《晋书 石勒载记上》:“出其不意,直冲末抷帐,敌必震惶,计不及设,所谓迅雷不及掩耳。”


迅雷不及掩耳的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把马超打败。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应,占领渭口后修筑工事后,表面答应议和,暗中养精蓄锐,接着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突然袭击,将丝毫没有防范的马超打得大败而逃。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仪态万千 汉·张衡《同声赋》:“素女为我师,仪态盈万方。”
熏风解愠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辩乐》:“昔日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魂慴色沮
讫情尽意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帝王之怒,不宜讫情尽意。”
皇天无老眼 唐·杜甫《送惠二归故居》:“皇天无老眼,空谷滞斯人。”
借篷使风 清·颐琐《黄绣球》第四回:“黄通理叹了一口气,见这张先生酒落欢肠,话颇坦直,虽然是个蠹吏,性情是了亮容易打夥的,便动了借篷使风的主意。”
移情遣意 严复《救亡决论》:“若夫词章一道,本无经济殊科,词章不妨放达,故虽极蜃楼海市,惝恍迷离,皆足以移情遣意。”
烦文缛礼 《朱子语类》卷二四:“秦之所谓损益,亦见得周末许多烦文缛礼如此,故直要损其太过,益其欠处,只是损益得太甚。”
选妓征歌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之二:“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
嫌好道歹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二十四:“逐日送些茶饭,嫌好道歹,且是得人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