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的成语故事
拼音 sān zú dǐng lì
基本解释 鼎:古代烹煮的炊器;圆形;三足;两耳。像三条腿的鼎那样立着。比喻三方分立的局面。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欲三分鼎,连衡合从,也宜以时定。”
三足鼎立的典故
东汉末年,荆州牧刘表病死,刘表的儿子投降曹操。刘备被迫南撤,孙权派鲁肃去联络刘备,诸葛亮认为可以联吴抗曹。孙权多谋善断,分析曹操犯了用兵之忌,于是与蜀军在赤壁大破曹操号称80万大军,从而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阿家阿翁 | 唐 赵璘《因话录》第一卷:“谚云:不痴不聋,不作阿家阿翁。” | 
| 自吹自擂 | 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的演说》:“决不可把自己关在小房子里,自吹自擂,称王称霸。” | 
| 怀德畏威 | 《北齐书·文宣帝纪》:“怀德畏威,向风清顺。” | 
| 玉昆金友 | 北朝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 
| 随俗沉浮 | 《晋书 文苑传 王沉》:“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不能随俗沉浮,为时豪所抑。” | 
| 得兔忘蹄 | 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 
| 与草木俱灰 | 明·陈继儒《晚香堂·附赞·有序》:“既为男子,忍与草木俱灰!” | 
| 贫贱之交不可忘 | 唐·陈子昂《薛大夫山亭宴序》:“夫贫贱之交不可忘,珠玉满堂而不足贵,薛大夫其人也。” | 
| 妙言要道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 | 
| 鼻塌嘴歪 | 《儒林外史》第三九回:“那里禁得萧云仙的弹子打来,打得鼻塌嘴歪,无处躲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