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的成语故事


拼音 āi hóng biàn yě

基本解释 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出处 《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哀鸿遍野的典故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栩栩欲活 刘复《欧洲花园》:“然求其趣味浓郁,摹绘往年事实,栩栩欲活者,殆多不如吾乳母所述之故事。”
袭冶承弓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
着于竹帛
学际天人 《旧唐书·马怀素等传论》:“刘、徐等五公,学际天人,才兼文史。”
浮笔浪墨 清·恽敬《答来卿》:“禹之功德从何处赞扬?故止此数言唱叹之。知此,虽著述汗牛充栋,岂有浮笔浪墨耶?”
捣虚批吭 明 无名氏《十样锦》第三折:“这一个田穰苴立兵书有智量,这一个下齐城捣虚批吭。”
狐鸣篝火 黄葆桢《扬哲商烈士悼歌》:“军储潜遣五丁运,狐鸣篝火期相从。”
补阙拾遗 《晋书 张轨传》:“圣王将举大事,必崇三讯之法,朝置谏官以匡大理,疑承辅弼以补阙拾遗。”
耳闻眼见 唐 元稹《连昌宫词》:“翁言野父何分别,耳闻眼见为君说。”
楚弓复得 清·俞樾《春在堂随笔》卷六:“此图久已失去,乱后,里人于灰烬中得之,复归其家……楚弓复得,颇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