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鸿遍野的成语故事
拼音 āi hóng biàn yě
基本解释 哀鸿:鸿雁找不到安栖的地方;没有目的地飞着;悲哀地叫着。比喻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
出处 《诗经 小雅 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哀鸿遍野的典故
西周时期,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对内残酷剥削,疯狂敛财,搞得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派卫巫监督百姓的言行,搞得人心惶惶。愤怒的人们起来反抗,赶走了周厉王。周宣王即位,他带领卿士巡访城郊,见到到处都是“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的惨状。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俭可以养廉 | 明·周顺昌《第后柬德升诸兄弟》:“又谓惟淡可以从俭,惟俭可以养廉。有味哉,有味哉!” |
| 生拼硬凑 | 《人民日报》1957.10.29:“使得人物性格能够在浓烈的生活气息中向前发展,而没有生拼硬凑违反常情的弊病。” |
| 招架不住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48回:“姚天君招架不住,掩一锏,望内便走。” |
| 游谈无根 | 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
| 祸稔萧墙 | 唐·刘贲《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策》:“祸稔萧墙,奸生帷幄,臣恐曹节侯景复生于今日。” |
| 运蹇时低 | 明·谢谠《四喜记·翠阁耽思》:“相抛万里,想合受凄凉,是我运蹇时低。” |
| 汗流浃体 | 宋·张师正《括异志·张龙图》:“张焘误食厌物,谢既再拜而悟,汗流浃体。” |
| 心旷神恬 | 明·无名氏《三化邯郸》第二折:“这枕抱着呵,骨清毛爽;靠着呵,心旷神恬;枕着呵,梦断魂劳。” |
| 请人捉刀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 |
| 不容置辩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三生》:“吾合休矣。既而俘者尽释,惟某后至,不容置辩,立斩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