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二满的成语故事


拼音 sān píng èr mǎn

基本解释 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出处 宋 黄庭坚《四休居士诗序》:“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三平二满的典故

宋朝时期,太医孙居昉,字景初,为士大夫免费发药,而且不要别人的感谢。他自号四休居士。山谷问他原因,四休大笑说:“粗茶淡饭饱即休,被破遮寒暖即休;三平二满过即休,不贪不妒老即休。”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谗言佞语 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三折:“一个李存信,两头蛇谗言佞语。”
急敛暴征 唐·白居易《杜陵叟》诗:“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党豺为虐 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
犯颜极谏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犯颜极谏,臣不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
侧目而视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天下谓刀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桃蹊柳曲 宋·周邦彦《迎春乐》词:“桃蹊柳曲闲踪迹,俱曾是大堤客,解春衣贳酒城南陌。”
安神定魄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1回:“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剂,连进了数次粥汤,被众人扶入寝室,一夜稳睡。”
若隐若显 宋 赵佶《宣和画谱 山水三》:“作《风烟欲雨图》,非阴非霁,如梅天雾晓,霏微暗霭之状,殊有深思,使他人想象于微茫之间,若隐若显,不能穷也。”
不测之罪 战国 乐毅《报燕惠王书》:“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义之所不敢出也。”
剑及履及 《新华日报》1943.1.31:“社会上各界领袖,能以身作则,剑及履及的来做,则移风易俗,也绝不是挟泰山以超北海的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