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秦暮楚的成语故事
拼音 zhāo qín mù chǔ
基本解释 早上侍奉秦国;晚上倒向楚国。比喻主意不定;反复无常。
出处 明 毕魏《竹叶舟》:“因见贵戚王恺,富堪敌国,比太仆更觉奢华,为此我心未免朝秦暮楚。”
朝秦暮楚的典故
战国时期,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内部之间的斗争十分激烈。七国中秦、楚势力强大,魏、韩、赵、燕、齐等国为了自身的利益,游离在这两国之间,时而靠近秦国,时而靠近楚国,一班政治说客奔走在这些诸侯国之间。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兄死弟及 | 《公羊传·昭公二十二年》:“不与当,父死子继,兄死弟及之辞也。” |
潜蛟困凤 | 明·无名氏《鸣凤记·邹慰夏孤》:“有日皇风动,黎民欢颂。那时呵,看潜蛟困凤,终须腾踊。” |
潜踪隐迹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六卷:“我到此地了,你们却潜踪隐迹,没处追寻。” |
舍本从末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周济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 |
施衿结褵 | 语出《诗 豳风 东山》:“之子于归,皇驳其马,亲结其缡,九十其仪。”又《仪礼 士昏礼》:“母施衿结帨,曰:‘勉之敬之。夙夜毋违宫事。’” |
一岁再赦 | 宋·范祖禹《唐鉴》卷三:“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
研幾析理 | 唐·权德舆《齐成公神道碑铭序》:“凡所论著,皆研幾析理,弘雅夷远。” |
马入华山 | 《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
贵戚权门 | 东汉·班固《汉书·息夫躬传》:“皆交游贵戚,趋权门。” |
仓卒从事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但是第五次没有打破‘围剿’而被迫突围时,还表现了不应有的仓卒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