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荆斩棘的成语故事


拼音 pī jīng zhǎn jí

基本解释 披:拨开;斩:砍断;荆、棘:丛生多刺的小灌木。拨开荆;砍掉棘。指在创业阶段清除阻碍;艰苦奋斗。也指在前进道路上清除各种阻碍;克服各种困难。

出处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异传》:“帝谓公卿曰:‘是我起兵时主簿也,为吾披荆棘,定关中。”


披荆斩棘的典故

冯异是东汉初期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是东汉光武帝刘秀手下的一员大将,立下不少战功,成为东汉的开国功臣之一。公元二十五年,刘秀建立了东汉政权,做了皇帝,他派冯异大将军平定了关中。以后,刘秀封冯异为阳夏侯,任征西大将军。公元三十年,冯异到京城洛阳,朝拜光武帝。光武帝隆重地接待了他,并向文武百官介绍说:“他是我当年起兵时的主将,为我在创夜的道路上劈开了丛生的荆棘,扫除了重重障碍,平定了关中广大地区,是个人冠军有功之臣啊!”由于冯异,谦虚好学,所以深得人们敬仰。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择人而事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七回:“其实,采秋乘此机会,要择人而事,不理旧业。”
小异大同 南朝·宋·刘义庆《文心雕龙·檄移》:“意用小异而体义大同,与檄参伍,故不重论也。”
芒然自失 战国·宋·庄周《庄子·说剑》:“此天子之剑也。文王芒然自失。”
斑斑点点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3回:“看周谨时,恰似打翻了豆腐的,斑斑点点,约有三五十处。”
权尊势重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40卷:“自己代为首相,权尊势重,朝野侧目。”
戛釜撞翁 清·陈廷焯《白雨斋诗话》第六卷:“粗心人读之,戛釜撞翁,何由识其真哉!”
罪责难逃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朝出夕改 《周书·权景宣传》:“而景宣以任遇隆重,遂骄傲恣纵,多自矜伐,兼纳贿货,指麾节度,朝出夕改。”
见好就收 余华《活着》:“赌场无赢家,我是见好就收,免得日后也落到你这种地步。”
鸿渐之仪 《周易 渐》:“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