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渴掘井的成语故事


拼音 lín kě jué jǐng

基本解释 临:到;掘:挖。口渴了才去挖井。比喻事先不做好准备;事到临头才动手想办法。

出处 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临渴掘井的典故

春秋时期,鲁昭公亲近小人,不听品格高尚之人的规劝,结果被赶出国家,逃到了齐国,这才明白自己原来的所作所为是错误的。齐景公觉得昭公已知道悔过,认为若让他回去,应该能成为一个贤良的国君。齐国大夫晏子却认为:掉在水里的人,一定要等到掉进水里以后,才会想起应该防备失足;迷路的人,迷失了方向之后,才知道应该注意路径。犹如面临灾难的人,才急着铸造兵器;吃东西塞住咽喉的人,才急着去挖井取水(这就是成语临渴掘井的意思)。虽然这时候用最快的速度,但是已经来不及了。平时对各种事情不做准备,不加提防,等到事情已就要发生时,才忙着采取措施去应付,那是行不通的。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传杯送盏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我三个人喝个传杯送盏,何如?”
如埙如篪 《诗经·大雅·板》:“天之牖民,如埙如篪。”
少气无力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8回:“那女儿认得他父亲的声音,才少气无力的应了一声道:‘爹爹,我在这里哩。’”
走投无计 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似这雪呵教冻苏秦走投无计,王子猷也曾访戴空回。”
指腹割衿 《元史·刑法志·户婚》:“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者,禁之。”
视如寇仇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缺心眼儿 林海音《婚姻的故事》:“但是她那份逞能劲儿,也常常做出缺心眼儿的事体来。”
拽欛扶犁 元·张国宾《薛仁贵》第三折:“偏不肯拽欛扶犁,常只是抛了农器演武艺。”
遁迹藏名 《东周列国志》第八九回:“功成辞赏,遁迹藏名。”
群分类聚 《周易·系辞》:“方以类聚,物以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