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入佳境的成语故事
拼音 jiàn rù jiā jìng
基本解释 佳境:美好的境界。逐渐进入美好境界。比喻情况逐渐好转或兴趣逐渐浓厚。
出处 《晋书 文苑传 顾恺之》:“恺之每食甘蔗,恒自尾至本,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
渐入佳境的典故
东晋晋陵无锡人顾恺之(约346-407年),字长康,小字虎头。顾恺之学问渊博,很有才气,曾经给桓温、殷仲堪等人做过参军之类的官。他尤其擅长绘画,当时的名家如谢安等人都非常器重他。顾恺之性格怪异,与常人不同,人们都称他有三绝,即才绝、画绝、痴绝,表现了浪漫才子的豪放不羁。
传说他喜欢吃甘蔗,但是与常人不一样,嚼食甘蔗时,与一般人先吃主干后吃末稍不一样,总是自末稍吃到主干再往下直至根部。有人对他的这种吃甘蔗法感到很好奇,他则回答说:“渐入佳境。”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矢志不渝 | 《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
| 无所不为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张温传》:“揆其奸心,无所不为。” |
| 只争朝夕 | 毛泽东《满江红 和郭沫若同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
| 克敌制胜 | 孙武《孙子 虚实》:“人皆知我所以胜之形,而莫知吾所以制胜之形。” |
| 宾至如归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
| 欢声雷动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宋先锋大喜,传谕各门将佐,统领军马,次第入城。兵不血刃,百姓秋毫无犯,欢声雷动。” |
| 与世长辞 | 汉 张衡《归田赋》:“追渔父以同嬉,超埃尘以遐逝,与世事乎常辞。” |
| 安家落户 | 丁玲《杜晚香》:“我们决心在这里安家落户。” |
| 因循守旧 |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序》:“光因循守职,无所改作。” |
| 投机倒把 | 浩然《艳阳天》第47章:“投机倒把是不符合政策条文的事情,弯弯绕那家伙能干这样傻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