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心转意的成语故事
拼音 huí xīn zhuǎn yì
基本解释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出处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回心转意的典故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病死,他的大臣雍闿投降吴国,吴国派他担任永昌太守,他走马上任。永昌郡守将吕凯忠于蜀国,不肯放雍闿进城,特地给雍闿回了一封文书,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将会有所作为的,再大的官都可以做。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一网打尽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四卷:“聊为相公一网打尽。” |
| 惊惶失措 | 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
| 二缶钟惑 | 战国 宋 庄周《庄子 天地》:“以二缶钟惑,而所适不得矣。” |
| 弊多利少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8章:“从咱们的安全上想,可是弊多利少啊!” |
| 鲜为人知 | 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后来伴着主人度过了那段漫长的鲜为人知的冷宫生活不知洒上了多少珍妃泪。” |
| 双管齐下 | 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 故事拾遗》:“唐张璪员外画山水松石名重于世。尤于画松特出意象,能手握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干,势凌风雨,气傲烟霞。” |
| 足履实地 | 《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
| 口是心非 | 晋 葛洪《抱朴子 微旨》:“口是心非,背向异辞。” |
| 报雠雪恨 | 元 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
| 滥用职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