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心转意的成语故事


拼音 huí xīn zhuǎn yì

基本解释 回、转:掉转、扭转;心、意:心思。重新考虑;改变原来的想法和态度。

出处 元 高则诚《琵琶记》第31出:“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且更耐看如何?”


回心转意的典故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病死,他的大臣雍闿投降吴国,吴国派他担任永昌太守,他走马上任。永昌郡守将吕凯忠于蜀国,不肯放雍闿进城,特地给雍闿回了一封文书,希望他能回心转意,将会有所作为的,再大的官都可以做。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珠光宝气 清 漱六山房《九尾龟》:“簪饰虽是不多几件,而珠光宝气,晔晔照人。”
秤平斗满
化腐成奇 语出《庄子·知北游》:“是其所美者为神奇,所恶者为腐朽。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警世通言 玉堂春落难逢夫》:“王定拜别三官而去。正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
节中长节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十出以后,皆是枝外生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信言不美 春秋·楚·李耳《老子》第81章:“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不即不离 《圆觉经》上卷:“不即不离,无缚无脱。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做梦。”
五蕴皆空 《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船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报仇心切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6卷:“踌躇千百万遍,终是报仇心切,只得宁耐,看个居止下落,再作区处。”
紫袍玉带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户列簪缨姓字香,紫袍玉带气昂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