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满天下的成语故事
拼音 táo lǐ mǎn tiān xià
基本解释 比喻一个人的学生很多;各地都有。桃李:桃树和李树;比喻老师教的学生。
出处 唐 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桃李满天下的典故
唐代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一个宰相叫狄仁杰,字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于直言相谏,深得武则天赏识。武则天称他为“国老”(武则天即位时,狄仁杰已八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时,武则天也不让他跪拜,说:见狄公下拜,我浑身都痛。武则天常对其他大臣说:“不是特别重要的军国大事,你们不要去麻烦狄老。”
武则天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采取多种措施,广罗人才,并让狄仁杰给他推荐能担任将相的人才。狄仁杰推荐了张柬之、姚崇等数十人,这些人后来多成了名臣。有人对狄仁杰说:“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荐的,真是桃李满天下啊。”狄仁杰说:“推荐有才能的人为国家效力,不是为私,是我应该做的。”
公元700年,九十三岁的狄仁杰病死,武则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后,每当朝廷有大事而众人又不能解决时,武则天常叹息说:“老天爷为什么这么早就夺去了我的国老啊!”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行不更名,坐不改姓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七回:“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都头武松的便是!” |
| 揎拳拢袖 | |
| 鼠盗狗窃 | 《北齐书·薛掓传》:“杲鼠盗狗窃,非有远志,宜先讨颢。” |
| 沉滓泛起 | 鲁迅《二心集·沉滓的泛起》:“全国人民宜各立所志,各尽所能,各抒所见。” |
| 弃如弁髦 | 清·翟灏《通俗编·服饰》:“弃如弁髦,《左传·昭公九年》:‘岂如弁髦,而因以敝之。’” |
| 山峙渊渟 | 晋·葛洪《抱朴子·审举》:“逸伦之士,非礼不动,山峙渊渟,知之者希,驰逐之徒,蔽而毁之。” |
| 楞头呆脑 | 余辰《蚕》:“我完全没有听讲,当然不知道李老师提问了什么。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这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楞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 |
| 遗簪弃舄 | |
| 漏尽更阑 | 元 高文秀《襄阳会》:“直等的漏尽更阑,街衢静悄。” |
| 手不辍卷 | 《梁书·杨公则传》:“性好学,虽居军旅,手不辍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