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巧若拙的成语故事


拼音 dà qiǎo ruò zhuō

基本解释 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表面上却好像很笨拙。

出处 先秦 李耳《老子》:“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大巧若拙的典故

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老子说:“最圆满的好似欠缺,可是它的作用永不枯竭。最充实的好似空虚,可是它的作用永无终极。最正直的好似弯曲,最灵巧的好似笨拙,最好的口才好似不会辩说。疾走能战胜寒冷,安静能克服暑热。”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风烛之年 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烹狗藏弓 语出《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文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痛入心脾 《儒林外史》第四八回:“[女儿]饿到六天上,不能起床,母亲看着,伤心惨目,痛入心脾,也就病倒了。”
如日方升 《诗经 小雅 天保》:“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望风披靡 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应风披靡,吐芳扬烈。”
推聋装哑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3回:“三藏闻言,推聋妆哑,瞑目宁心,寂然不答。”
讷于言,敏于行 春秋·鲁·孔丘《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人是要帮助的。‘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行之惟艰 《尚书·说命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
进退触篱 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44回:“进退触篱,实维难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