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ú mù hùn zhū
基本解释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出处 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鱼目混珠的典故
从前,有个叫满意的人在一个处于蛮荒之地的不起眼的小铺子里,用所有的钱买了一颗大珍珠。回到家后,他把大珍珠放进一个特意制作的盒子里,好好地收藏起来。只有在过年时,他才拿出来给一些朋友看。满意有个叫寿量的邻居,家里藏有一颗祖传的大珍珠,常想拿出来和满意比一比。可祖宗有遗训,不可轻易示人,只好作罢。不久,两人都得了一种怪病,卧床不起。看了好多医生,吃了好多药,可病情仍不见好转。一日,街上来了一个据说能治各种疑难杂症的游方郎中。两家人分别将其请到家中,郎中看完病后,说此病需要以珍珠粉来合药,才能彻底治愈。他留下一个方子,便匆匆走了。可是满意怎么也舍不得残损那颗稀世珍珠,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其他的药;而寿量则吃了用家传珍珠粉合的药。后来郎中得知满意并未服用珍珠粉,前去一看,发现他的珍珠的确是稀世之宝。而郎中一看寿量的珍珠就说:“这是海洋中一种大鱼的眼睛,以鱼目混充珍珠,哪能治好你的病呢?”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荣古陋今 |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陋今之见。” |
| 江翻海扰 | 清·无名氏《陆沉病》楔子:“遍地腥膻,直弄得江翻海扰,鼠偷狗盗,大劫何日了?” |
| 外感内滞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小姐的病是外感内滞。” |
| 心殒胆落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四卷:“而又喧传陛下决为亲征之谋,中外闻之,心殒胆落。” |
| 不日不月 | 《诗经 王风 君子于役》:“君子于役,不日不月。”郑玄注:“行役反无日月。” |
| 以指测河 | 《荀子·劝学》:“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 |
| 望梅消渴 | 宋·赵长卿《好事近》词:“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
| 仰而赋诗 | |
| 操赢致奇 | 清王韬《平贼议》:“商人既能操赢致奇,转输乎远方,以供中国,则市无不足矣。” |
| 自新之路 | 《三国志 魏志 田豫传》:“豫悉见诸系囚,慰谕,开其自新之路,一时破械遣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