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的成语故事
拼音 yú mù hùn zhū
基本解释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出处 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鱼目混珠的典故
从前,有个叫满意的人在一个处于蛮荒之地的不起眼的小铺子里,用所有的钱买了一颗大珍珠。回到家后,他把大珍珠放进一个特意制作的盒子里,好好地收藏起来。只有在过年时,他才拿出来给一些朋友看。满意有个叫寿量的邻居,家里藏有一颗祖传的大珍珠,常想拿出来和满意比一比。可祖宗有遗训,不可轻易示人,只好作罢。不久,两人都得了一种怪病,卧床不起。看了好多医生,吃了好多药,可病情仍不见好转。一日,街上来了一个据说能治各种疑难杂症的游方郎中。两家人分别将其请到家中,郎中看完病后,说此病需要以珍珠粉来合药,才能彻底治愈。他留下一个方子,便匆匆走了。可是满意怎么也舍不得残损那颗稀世珍珠,所以就只吃了方子上其他的药;而寿量则吃了用家传珍珠粉合的药。后来郎中得知满意并未服用珍珠粉,前去一看,发现他的珍珠的确是稀世之宝。而郎中一看寿量的珍珠就说:“这是海洋中一种大鱼的眼睛,以鱼目混充珍珠,哪能治好你的病呢?”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自古东丁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
妙舞清歌 | 宋·秦观《一丛花》:“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
招降纳款 |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明道》:“岂非招降纳款,开之以自新乎!” |
趁风转帆 | 柴萼《梵天庐丛录·妙判》:“嗟尔欲上无由,亦惟有趁风转帆,临崖勒马而已。” |
要死不活 | |
白发郎官 | 东汉·班固《汉武故事》:“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故老于郎署。” |
花枝招颭 | 《醒世恒言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那女子的尖尖趫趫,凤头一对,露在汀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颭一般。” |
鼯鼠之技 | 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四卷:“黔驴之技,技止此耳;鼯鼠之技,技亦穷乎。” |
惩忿窒欲 | 《周易 损》:“君子以惩忿窒欲。” |
矫时慢物 | 《后汉书·弥衡传》:“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