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


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基本解释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朝三暮四的典故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

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

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

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倔头倔脑
烹龙砲凤
饥焰中烧 清 王韬《淞隐漫录 王蟾香》:“日既暮,枵腹独行衢市间,饥焰中烧,无所为计。”
修旧起废 《汉书 司马迁传》:“幽、厉之后,王道缺,礼乐衰,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装疯作傻 郑振铎《桂公塘》八:“贾余庆在饮酒中间,装疯作傻,诋骂南朝人物无所不至,用以献媚于铁木儿。”
疾恶如雠 《明史 周顺昌传》:“顺昌为人刚方贞介,疾恶如雠。”
形劫势禁 严复《原强》:“夫奴虏之于主人,特形劫势禁,无可如何已耳,非心悦诚服,有爱于其国与主,而共保持之也。”
微言精义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檄愈头风 《典略》:“琳作诸书及檄,草成呈太祖,太祖先苦头风,是日疾发,卧读琳所作,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病。’”
潜移阴夺 《明史·余珊传》:“初每事独断,今戚里左右,或潜移阴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