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门弄斧的成语故事


拼音 bān mén nòng fǔ

基本解释 班:鲁班;即公输子;春秋时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出处 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班门弄斧的典故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操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天年不测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五回:“此后成人婚娶,俱系鲍文卿抚养,立嗣承裆,两无异说。如有天年不测,各听天命。”
燕巢于幕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犹燕之巢于幕上。”
心不由意 《红楼梦》第七二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风姐亲自和他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意的满口应了出去。”
看得见,摸得着
口尚乳臭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是口尚乳臭,不能当韩信。”
傲雪凌霜 宋 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自爱不自贵 春秋·楚·李耳《老子·德经》第72章:“是以圣人自知而不自见也,自爱而不自贵也。”
嫉贪如仇 清·周亮工《书影》第九卷:“吴南溪方伯生平洁介,嫉贪如仇。”
云屯雾集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却有诸路买卖,云屯雾集,只听放灯,都来赶趁。”
别无长物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后大闻之,甚惊,曰:‘吾本谓卿多,故求耳。’对曰:‘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