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士仁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 zhì shì rén rén
基本解释 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
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仁人的典故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问仁德忠义与生命发生冲突怎么办?孔子说:“真正的志士仁人都不会因为贪生怕死而损害仁义,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子贡问怎样培养仁德,孔子回答必须从上面作起,带动百姓效仿。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杀身成名 |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 |
| 摇首顿足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
| 痛之入骨 | 《全相平话·七国春秋》:“齐为无道,以害先王,寡人统位,痛之入骨。” |
| 大男小女 | 明·无名氏《东平府》第二折:“谢天谢地好收成,大男小女笑欣欣。” |
| 析缕分条 | 清 平步青《霞外捃屑》卷五:“说经之书甚多,以及文集说部,皆有可采。窃欲析缕分条,加以翦截。” |
| 做好做恶 | 《水浒传》第六二回:“两个公人,一路上做好做恶,管押了行。” |
| 效死疆场 | 明 张居正《再乞休致疏》:“虽执殳荷戈,效死疆场,亦所弗避。” |
| 抚髀兴嗟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96回:“急得宗祥抚髀兴嗟,非常侘傺。” |
| 负气含灵 | 清·陈维崧《平滇颂》:“此则普天率土,感切同雠;负气含灵,无非共愤。” |
| 珍肴异馔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当日穆弘叫庄客宰了一头黄牛,杀了十数个猪羊,鸡鹅鱼鸭,珍肴异馔,排下筵席,管待众头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