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余生的成语故事
拼音 hǔ kǒu yú shēng
基本解释 从老虎嘴里逃出的生命。比喻经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全了性命。
出处 唐 刘长卿《按复后归睦州赠苗侍御》诗:“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虎口余生的典故
宋朝湖州农民朱泰家贫,靠打柴为生养活家中老母。一次打柴途中碰到一只老虎,他被老虎扑在地上,他大喊:“我死了,老母怎么办?”老虎被吓跑。乡亲们赶来看他,庆贺他从老虎嘴里逃出,把他的名字改为朱虎残。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 成语 | 历史出处 |
|---|---|
| 锦绣前程 | 元 贾仲名《对玉梳》第四折:“想着咱锦绣前程,十分恩爱。” |
| 毛骨竦然 | 清 李渔《比目鱼 狐威》:“那些租户债户见了,赫得毛骨竦然。” |
| 遗簪坠屦 | 《北史 韦瓊传》:“昔人不弃遗簪坠屦者,恶与之同出,不与同归。吾之操行,虽有不逮前烈,然舍旧录新,亦非吾志也。” |
| 林栖谷隐 | |
| 不明不暗 | 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不明不暗,负屈衔冤。” |
| 辽东豕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朱浮传》:“往时辽东有豕,生子白头,异而献之,行至河东,见群豕皆白,怀惭而还。若以子之功论于朝廷,则为辽东豕也。” |
| 波罗奢花 | |
| 罗之一目 | 《淮南子 说山训》:“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也。今非昔比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矣。” |
| 一竹竿打到底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我爷娘当初把我嫁给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抛。” |
| 替天行道 |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你山上头领,都是替天行道的好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