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带轻裘的成语故事


拼音 huǎn dài qīng qiú

基本解释 缓:宽松;裘:皮衣。轻暖的皮袍,宽松的腰带。形容从容儒雅的风度。

出处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元年》:“明日,王缓带轻裘而进,令张彦之卒擐甲执兵,翼马而从。”


缓带轻裘的典故

晋朝时期,羊祜字叔子,作为荆州军队主帅,经常身不披甲,穿着轻软的裘皮大衣,坐着豪华的马车,游山玩水,被人称为“斯文主将”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东窗事犯 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二折:“吾乃地藏神,化为呆行者,在灵隐寺中,泄漏秦太师东窗事犯。”
歌于斯,哭于斯 《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
虚己以听 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五冬六夏 魏巍《山雨》:“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冠盖相望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骈肩累足 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一迎一和 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一迎一合。”
禁止令行 清魏源《<圣武记>叙》:“五官强,五兵昌,禁止令行,四夷来王,是之谓战胜于庙堂。”
穿杨贯虱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弧矢》:“而下力倘能穿杨贯虱,则以巧胜也。”
晬面盎背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上》:“其生色也,晬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