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受大走的成语故事


拼音 xiǎo shòu dà zǒu

基本解释 轻打就忍受,重打就逃跑。儒家认为这是孝子受父母责罚时应抱的态度。

出处 三国 魏 王肃《孔子家语 六本》:“小棰则待过,大杖则逃走。”


小受大走的典故

春秋时期,曾参因为种瓜误点被父亲毒打一顿,挨打后不省人事,醒来后还装作很高兴的样子。孔子听说后,非常气愤,甚至不认他这个弟子。孔子说当年舜对待父亲的责罚从来都是小受大走,也不失去对父亲的孝心,曾参则陷父亲于不义的深渊。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正正经经 清·李渔《怜香伴·狂喜》:“哄我正正经经听了半日,只说当真,原来又是说笑。”
排除万难 毛泽东《愚公移山》:“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同尘合污 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螳臂自雄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若螳臂自雄,鹅痴不逊,天兵一下,玉石俱焚。”
国尔忘家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
入室弟子 春秋·鲁·孔丘《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五言长城 《新唐书·秦系传》:“长卿自以为五言长城,系用偏师攻之,虽老益壮。”
弥天大罪 宋 王偁《东都事略》:“臣有弥天之罪,也有弥天之功。”
生别死离 明·邵璨《香囊记·寻兄》:“未亡人衔哀惨凄,念一家生别死离,衷情诉与谁!”
肝胆相向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7回:“豪杰遇豪杰,自然话得投机,顷刻间肝胆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