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能免俗的成语故事


拼音 wèi néng miǎn sú

基本解释 没能够摆脱开自己不以为然的风俗习惯。

出处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未能免俗的典故

魏晋时期有七位名士,他们是嵇(jī)康、阮籍(ruǎn jí)、阮咸、山涛、向秀、王戎(róng)和刘剑。这七人常在嵇康家附近的一大片竹林里游玩饮酒,所以人称竹林七贤。 这七贤在生活上都有一些怪脾气:放任随便,毫不注意仪容和身份。就拿其中的阮籍来说吧.他喝醉了酒就往地上一躺,也不管那地上干净不干净,往往好几天不醒。他听说步兵校尉衙门能够酿造美酒,就请求到那里去任职,以便痛痛快快地喝酒。所以人们根据他的官街,也称他阮步兵。阮咸是阮籍的侄子。叔侄也还都爱好音乐。际籍 既能弹琴又能唱歌,阮咸琵琶弹得很好,又精通音律。他特别喜爱一种形似月琴的拔弦乐器,这种乐器据说是他发明的,所以后来被称 为阮咸,简称阮。 阮氏家族住在同一条街上。阮籍、阮咸叔侄俩在街的南面,阮氏其他兄弟住在街的北面。叔侄俩家境清贫,而街北面的阮氏兄弟却大都是富贵人。但是,阮籍和阮咸并不因人穷而志短。 根据当地的习俗,每年七月六月,家家户户都要翻箱倒筐,把所有的衣物都拿出来晒一晒,以防止发霉虫蛀。街北的那些阮氏兄弟富有,穿的是绫罗绸缎,因此晒出来的衣服光彩夺目,看得人们眼花缭乱。阮咸看到对面庭院里挂满了衣服,便对叔叔说:我们也拿些衣服去晒晒吧! 可是,他俩找来找去找不到什么衣服可晒,就把一条粗布的牛鼻裤子用竹竿串起来,高高地挂在庭院中。邻居见了,对阮咸说:你还是不晒算了,这样的衣服晒出去太寒酸了! 阮咸回答说:这是一种习俗,我们也不能不这样做呀!就让它这样晒吧!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三写成乌 清·黄宗羲《辩野史》:“去今五十年,耳目相接,其大者已牴悟如此。向后欲凭纸上之语,三写成乌,岂复有实事哉。”
悲歌易水 见“悲歌击筑”。
扶危持颠 唐 杜光庭《虬髯客传》:“素骄贵,末年愈甚,无复知所负荷,扶危持颠。”
剪须和药 《新唐书·李勣传》:“帝乃自剪须以和药,及愈入谢,顿首流血。”
图为不轨 《会稽典录》:“休未至,涁欲入宫,图为不轨,召见官会议,皆惶怖失色,徒唯唯而已。”
赏罚不当 汉·贾谊《新书·过秦中》:“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
没齿难泯 明·陆采《怀香记·夕阳亭议》:“你果成得此事,下官感你的恩德,真是镂骨铭心,没齿难泯。”
三告投杼 《战国策·秦策二》:“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
恣凶稔恶 明·唐顺之《常州新建侯祠记》:“倭夷恣凶稔恶以毒螫志我吴民,是乱贼之尤未有甚焉者也。”
伯乐一顾 《战国策 燕策二》载:战国时,苏代说淳于髡,谓人有告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连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一顾之,请献一朝之费。伯乐乃环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