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人牙慧的成语故事


拼音 shí rén yá huì

基本解释 牙慧:咀嚼后吐出来的饭菜渣滓。比喻袭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出处 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拾人牙慧的典故

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内)。

殷浩很有学问,他爱好《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谈得头头是道。

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明,也善于谈吐,殷浩很喜欢他,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见他正在对别人发表言论,仔细一听,康伯所讲的,完全是抄袭自己的片言只语,套用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他个人的创见,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很不高兴,说:“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不应该。”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九洲四海 唐·卢照邻《登封大酺歌》:“九洲四海常无事,万岁千秋乐未央。”
痴心妄想 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金浆玉液 唐 陈子昂《送中岳二三真人序》:“真朋羽会,金浆玉液。”
妙处不传 宋·黄庭坚《戏题小雀飞虫画扇》诗:“丹青妙处不可传,轮扁斫轮如此用。”
先苦后甜 王朔《我是你爸爸》:“你是那遇难成祥,先苦后甜的命。”
迷离徜彷
秦失其鹿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披毛求瑕 《北史·崔浩传》:“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疵,冀得肆心。”
截趾適履
死有余责 汉·荀悦《汉纪·哀帝纪》:“幸得充位宰相,不能进贤退不肖,以此负国,死有余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