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死不悟的成语故事
拼音 zhì sǐ bù wù
基本解释 到死都不觉悟。形容顽固不化。悟:醒悟。
出处 晋 葛洪《抱朴子》:“求乞福愿,冀其必得,至死不悟,不亦哀哉?”
至死不悟的典故
很久以前深山里的一个猎人捉到一只小鹿,就带回家里喂养,家中的猎狗对它垂涎三尺,但猎人训练它们友好相处,小鹿把猎狗当成自己的同伴。一天小鹿看到外边有很多猎狗就出去与它们玩,结果被咬死。可惜小鹿至死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直道守节 | |
眼明心亮 | |
顺顺当当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那怪物暗自欢喜,顺顺当当的,要行者驮他。” |
牛之一毛 | 《魏略》:“臣知言出必死,而臣自比于牛之一毛,生既无益,死亦何损?” |
巴三揽四 | 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四折:“我说的丁一确二,你说的巴三揽四。” |
柳衢花市 | 元 汤式《一枝花 劝妓女从良》套曲:“你毕罢了柳衢花市笙歌阵,我准备着凤枕鸳帏锦绣裀。” |
左右袒 | 西汉·司马迁《史记·吕太后本纪》:“行令军中曰:‘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 |
燕巢幙上 | |
不言而信 | 《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 |
刻不容松 | 清·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析》:“犹恐内海匪船,潜赴外洋勾结,是杜绝售私之劲,实属刻不容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