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歌击筑的成语故事
拼音 bēi gē jī zhù
基本解释 以之为典,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出处 《史记 刺客列传》载:战国时,荆轲受燕太子丹托付,入秦刺秦王,太子及朋友们送别于易水,高渐离击筑,荆轲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登车不顾而去。
悲歌击筑的典故
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从秦国逃回,访到义士荆轲与高渐离,请他们出面去刺杀秦王嬴政。一切准备就绪,太子丹率手下着白装送他们到易水边,高渐离击筑,荆轲高唱:“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一行人洒泪告别。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亿辛万苦 | 李大钊《大哀篇》:“民既托庇于其下,在理当负斯责,亿辛万苦,其又何辞。” |
悖入悖出 | 西汉 戴圣《礼记 大学》:“是故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
相帅成风 | 宋·苏辙《龙川别志》上卷:“谏官之势,自此日横,郑公犹倾身下士以求誉,相帅成风,上以谦虚为贤,下以傲诞为高。” |
垂暮之年 | 宋 张元干《庐川词 醉落魄》:“年华垂暮犹离索。 |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 |
泰山可倚 | 清·郑志鸿《常语寻源》下卷:“人以国忠为泰山可倚,吾视之如冰山耳,若皎月既升,得无失所恃乎?” |
寻行数墨 | 宋 韩虎《涧泉日记》中卷:“其寻行数墨,又拘拘以论说为学。” |
表里相依 | 《资治通鉴 秦始皇二十六年》:“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 |
妖妖娆娆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1回:“那簇人歇下轿,养娘扶女子出了轿,径望珢岳门内,袅袅娜娜,妖妖娆娆走进去。” |
汪洋浩博 | 宋 陆游《答刘主簿书》:“德者前辈之学,积小以成大,以所有易所无,以所能问于不能。故其久也,汪洋浩博,该极百家,而不可涯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