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投于地的成语故事


拼音 zì tóu yú dì

基本解释 投:抛掷。自己一下子仆伏在地上。

出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陈寔传》:“盗大惊,自投于地,稽顺归罪。”


自投于地的典故

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寔心地善良,做事公正无私。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而是把儿子、孙子叫到身边,给他们讲如何做人,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陈寔给钱放他回。


更多成语


※※※成语推荐:※※※

成语 历史出处
异苔同岑 晋·郭璞《赠温峤》诗:“人亦有言,松竹有林,及余臭味,异苔同岑。”
滥官酷吏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俺哥哥以忠义为主,誓不扰害忠良,单杀滥官酷吏,倚强凌弱之人。”
男耕妇织
断缣尺楮 明·叶盛《水东日记·王元章画梅》:“今人间往往有其所画梅花,断缣尺楮,人争宝之,多元章自书所题其上。”
五典三坟 明·张景《飞丸记·赏春话别》:“贯串百家诸子,沉酣五典三坟。”
销毁骨立 《梁书·武帝纪》:“高祖形容本壮,及还京都,销毁骨立。”
话里带刺 范乃仲《小技术员战服神仙手》:“升级一听,话里带刺,来者不善。”
朽条腐索 汉·焦赣《易林·节之豫》:“朽条腐索,不堪施用,安静候时,以待亲知。”
朝钟暮鼓 唐 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
饥则附人,饱便高扬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吕布传》:“譬如养鹰,饥即为用,饱则扬去。”